看了很多关于小米利用米皮升级为新风系统的文章,但一直怀疑效果,在爱卡看到理工男实测,觉得比较客观,就发过来给米粉分享下,其实,小米升级成新风系统确实已经非常不错了,没必要花几千几万去买所谓的专业新风系统,大家看看理工男的评测吧:(已经通本文作者沟通过,其同意转载)
汇报前先介绍下背景,本人孩子刚刚出生,出生就患了肺炎,在新生儿监护室住了一周才出来,因此我对屋里的空气质量十分重视,外加本人最近由于照看孩子过度劳累,咳嗽久治不愈,已向哮喘方向转移,厨房里炒菜都会导致坐在客厅里的我咳嗽不止,因此为了我自己,提升空气质量也十分急迫。
前几天看到同学提到米皮这种廉价的新风方案之后,让我感到十分兴奋,立即就下单订购了一套,如其他同学所说这个商家确实做事有点不紧不慢,从下单到收到货,用了6天时间。首先当然是拆箱图了:
这东西只是个小米空气净化器的DIY配件,需要搭配一个小米空气净化器使用,为此我还不惜血本买了一个小米空气净化器2。其实他的原理十分简单,就是替换掉小米空气净化器原来的侧挡板,并在这个挡板上连接一个软管,软管通过一个门缝取风器或者窗户取风器从室外进气,同时将空气净化器原来三面的进气口给封住,这样就只有室外的空气能通过软管入净化器,过滤后再吹出到室内。具体安装的过程我就不上图了,但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首先说明书只有配图没有文字说明,因此看懂说明书需要一定的想象力;第二这个产品的简易化程度还不够,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才能装好,尤其是用配件里的静电吸附膜贴住空气净化器原来的三面进气口,我反正是使用了很多透明胶带纸才固定并密封好(这里还要批评一下商家,所发的配件里面少了固定螺丝和塑料小卡子等几个配件,导致无法安装,好在我自己另外想办法解决了)。下面是安装好的样子:
注意看净化器原来侧面的进气孔,已经被我用静电吸附膜和透明胶带纸给封的严严实实。
这次我采用的是门缝取风法,净化器摆在厨房,门的那一面是生活阳台
这张图可以看出我这个门缝还是相当宽的,对进气影响不大。
这是从客厅透过厨房的门看到净化器,由于我的厨房很小,实际净化器离客厅门的距离不到1.5米 下面是我房间和净化器的示意图,从生活阳台进气,过滤后的空气从厨房进入客厅,客厅的窗子留一条缝作为出风口。理论上讲,新鲜空气会从厨房进入客厅,再从客厅的窗缝排出去。
下面就是重点了:使用效果经过一天一夜的使用,我必须说,效果很有限,尽管我的房间不大,客厅加厨房的面积不到30平米,但我并没有感觉到有新鲜空气流入的感觉。睡了一晚上起来以后,客厅里的感觉,相比起没有这个东西,确实闷的感觉要少那么一点,但是比起打开门窗让新鲜空气进来的感觉,还差很远很远。
再说一下净化器进气量和出气量的问题,当我把净化器设到强力模式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净化器上方有强劲的风吹出,但是相对的,那个门缝取风器的进气口,风力很弱,需要用小纸条放到进气口才能探测到确实在进气,明显进气量比出气量差很多。按理说,这就是说明存在漏风,肯定有空气从门缝取风器以外的地方进入了进化器,但是我反复检查了净化器的侧面进风口、挡板缝隙等地方,都被我用透明胶带封的严严实实,不存在漏气的可能性。对于软管两头的连接处,我也反复检查了固定的牢靠,确保没有漏气,因此我难以找到除了门缝取风器以外的进气的地方。
这个进气量和出气量的巨大差别,我难以解释,但我估计这也是新鲜空气不足的主要原因。
说到这里,我也要说一下目前我在净化器摆放和进气的不足之处,首先净化器摆在厨房,虽然厨房很小,净化器离客厅门也很近,但这肯定会影响气流顺利进入客厅。第二,门缝取风器本身进风口太窄,肯定影响进风量。所以我的下一步打算是:首先把净化器移到客厅里,这样气流会直接进入客厅;第二是进气的方式,我打算换成窗户取风器(注意第一张拆箱图,我同时购买了门缝取风器和窗户取风器,就是预先判断到了这种情况),并在客厅的落地玻璃窗上打孔,把室外的空气直接吸入客厅。具体效果如何,请各位拭目以待。
---分割线---
经过前两天门缝进气的失望以后,今天终于得以实施窗户进气法,具体说来,就是在客厅的落地窗上打孔,并在孔上安装一个窗口进风器(在此略去大雨中多次找人打孔的各种艰辛,以及15楼高度在外面安装进风口的各种难度),然后把净化器的进气软管接到这个进风口上,把净化器再摆到客厅里,如此完成将室外的空气抽入净化器,过滤后再吹入客厅,达到客厅内输入干净新风的目的。下面是安装好的照片:
净化器已经摆到客厅的空调旁边,后面连着进气软管,摆在这个位置主要是考虑到可以通过空调把净化器吹出的新风扩散到室内各处。
有图有数据!新风系统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家里不开窗也不怕缺氧了
前段时间自己DIY了一个新风系统,总算解决了家里使用净化器不能开窗会闷死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理工男,光是感觉好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数据来支撑才行啊,尤其是现在好多检测仪只能显示当前数值,整个一天家里数值的变化是没法掌握的,光某个时间点的数据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啊。正好上周拿到了0z同学的检测仪,研究了一下,这个检测仪不光是有pm2.5和co2检测功能,最关键的是可以把数据上传到某网,然后通过统计分析功能,可以绘制空气质量和时间的变化曲线,这样就可以掌握家里空气全天的变化了!哈哈哈!首先还是上图:
正面图,左边音箱旁边的电视柜上是检测仪,右边空调边上是自己DIY的新风系统,从室外抽风过滤后输入室内,两者距离在1.8米左右。为了这个试验,拿了我全家三口做了试验品,把家里所有门窗全部关死48小时,完全只采用新风系统输入的空气,每半分钟采集一次数据上传到网上,最后汇总成了一个图表。为了方便叙述,我这里采用2016-07-29 22:00到2016-07-30 22:00中间这24小时的数据。
其实PM2.5的数据不太好看,有非常多的波动,因为人不可能不出门嘛,只要开几秒钟的门,数据就会产生非常大的波动,不过还是可以看出来,这24小时PM2.5的值一直都没有超过60,尤其是白天时段,大部分时间都在20-30之间。另外发现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到了晚上20点以后,PM2.5的值就开始渐渐增加,一直到第二天早上9点才又降下来,我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啊……
作为新风系统,另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其实应该是CO2了,毕竟家里门窗紧闭,一家三口不停的呼吸,CO2浓度太高是很危险的。这个图可以说让我长舒了一口气,整个24小时中,CO2都没有超出过800,完全在安全范围值内(一般室外自然界的CO2应当在400左右,室内在1000以内都算正常)。有趣的现象是,晚上21点以后CO2含量就开始慢慢攀升,但是到0点以后又开始下降,尤其是早上7:30以后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下降。我的理解是,21点以后,天已经完全黑了,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所以CO2开始升高,0点以后,由于全家已经睡了,呼吸强度大幅下降,所以CO2又开始下降,早上7:30的时候,阳光普照大地,植物光合作用又开始了,所以CO2出现了明显下降。图中还可以注意的到一个现象是,9点的时候,CO2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升高,形成了一个波峰。这是因为我的新风系统设定了早上9点自动关机,当时没注意到,结果CO2很短时间就出现了一个大攀升,然后我又重新开机,CO2才又降下来。其实这个地方正好说明了新风系统的重要性,在一个密闭空间内,没有外界空气的输入,二氧化碳会快速飙升到危害健康的程度。最后再来一个甲醛的曲线图:
这个图可以看出,我家里的甲醛是很低的,大部分情况都在0-10之间,因为我家已经装修了6年了,甲醛散的都差不多了。但在下午15点左右,突然出现了一个波峰,这是因为在家里给孩子洗澡,在洗澡水里加了几滴宝宝金水,结果甲醛指数一下就飙到300多了!这个问题我咨询了0z同学,答复我说这个甲醛传感器对酒精也非常敏感,因为宝宝金水里含有酒精,所以一下数值就飙起来了。理工男就是这么有强迫症!没数据不舒服斯基!现在总算舒服了!也证明了之前花了那么多力气DIY的新风系统没有白费,是非常有效果的!爽!
这个是后面软管的安装方式,经过我电脑桌的下方,与玻璃上的窗口进风器连接。由于我的电脑桌是订做的,无法移动,因此打孔和连接进风器等操作都是爬到电脑桌下完成的,各种艰辛啊……
这个是从外面拍摄的窗口进风器,由于进风器设计的固定方式,这个东西只能从外面安装,而我电脑桌后面那一片窗子全部都是无法打开的,所以在15楼高度从外面安装这个东西的难度请自行想象……好了,发了这么些照片,还是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效果吧:首先,进气量明显上升,这个可以通过将小纸条放在进风口旁边测出来,窗户进气法的进气量明显大于门缝进气法很多。结果就是,能够输入到室内的新鲜空气量大大增加,由于我这一次净化器直接放在了客厅内,再通过空调做二次扩散,在关闭门窗半天的体验以后,室内明显不闷了,感觉呼吸自由,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由于楼下有人对这套东西的效果表示怀疑,所以特此拍了两张照片,按照要求,pm2.5测试仪和新风净化设备同时出现在一张照片里,pm2.5检测仪远离出风口,两者的距离在5米左右。拍了两张,一张对焦在设备上,一张对焦在仪器上。
pm2.5检测仪用的是本论坛上某位高人自行DIY的六通道激光检测仪,可以同时测量空气中多种微粒的含量,上图里的显示的数据表明:pm2.5=9,pm5=1,pm10=0。但我不得不说的是,与我的预期还有差距,还是比不上将门窗全部打开室内空气自然对流的效果,我没有体验过正宗新风系统的效果,可能是我期望太高了吧。目前来说,夏天主要的用途,就是在开空调时,需要关闭门窗保持温度时,保持室内空气的含氧量,不让人觉得缺氧。秋冬季节雾霾时作用就非常大了,关闭门窗将雾霾隔离在室外时,还可以吸入过滤后的干净空气,保证室内不缺氧发闷。
小米(MI)米家空气净化器滤芯除甲醛增强版M1R-FLP绿
去购买
小米空气净化器2 AC-M2-AA
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