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生堂,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高端美妆品牌,它是我们剁手路上的明灯,不断地呼唤着我们买买买,但是女孩们,你们真的确定对这个品牌足够了解吗?
资生堂的小名被戏称为许三多,它能令无数女生不抛弃不放弃地主动送钱,更可怕的是有很多我们以为的知名大牌其实顶头上司都是资生堂,所以很有可能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将钱送进了资生堂的口袋。
举个例子吧,学生党最爱的平价彩妆之王NARS其实早在2000年它就已经被资生堂收购了。
走高端路线的The ginza、CPB也隶属于资生堂麾下,而一直被视作法国大牌的雅漾其实是和资生堂合资的企业,亚洲区的生产和销售都是由资生堂负责的。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到法国代购的话,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雅漾都是资生堂生产的。
下图是一张资生堂旗下的品牌表:
有没有很震惊!有没有感觉很牛气!资生堂的商业版图俨然已经扩展到了全球,被称作帝国也毫不为过,but如果小编说,这些成绩是在不务正业的情况下取得的,你是不是会惊掉下巴?
不想做药的咖啡店不是好的美妆品牌
以化妆品而驰名国际的资生堂在成立初期的走位相当地风骚,创始人叫做福原有信,是一枚药剂师,19世纪70年代真假药品鱼龙混杂,爱国的福原有信决定以“药”报国,开设了日本的第一家西药房。
(资生堂药房)
按道理说西药的疗效要快于中药,又是日本头一遭,理应一支独秀才是,但是令人脑壳疼的是当时的人们还无法接受过于新潮的西药,福原有信的经商之梦刚刚冒头遭遇到了夭折。
(福原牙膏)
但是福原有信不放弃,紧接着又研推出了日本的第一款牙膏,改善了牙粉过于干涩的状况。虽然售价高得吓人,然而产品一上市就大受欢迎,甚至一度卖到脱销。这次成功的尝试令福原有信从富人身上看到了商机。
(Parlour咖啡店)
经过慎重的考虑,他决定将自己的主要客户定位在“贵妇”上面,主营化妆品,但是一个刚刚成立的小公司一没钱二没名,如何将她们吸引过来呢?
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在资生堂的旁边开了一家Parlour咖啡店,售卖红茶、巧克力、咖啡这些在当时只有上流社会才能消费得起的食物。
在环境优美的Parlour里面喝着下午茶,和好友聊聊天,贵妇们的心情好到不行,吃饱喝足以后就顺便到隔壁的资生堂化妆部逛一逛,买些自己喜欢的产品,整个动作一气呵成,简直不要太完美。
福原家出了个艺术家,名曰信三
也许福原家的人就带着不囿于常规的基因,如果说福原有信还只是小打小闹的话,他的老三儿子福原信三可以说是将“不务正业”演绎得淋漓尽致了。
到网上随便搜索一下“福原信三”就会发现,和他相关的字眼大多是“艺术”、“摄影”。的确,他是一位摄影家,也是一位狂热的艺术爱好者,but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是——他是资生堂的第二任老板。
福原信三生于1883年,早年曾受教于绘画、水彩、摄影等多位知名的艺术大师,还曾经留学于哥伦比亚大学,如果按照正常的故事情节发展,他将会成为一名出色的艺术家。
但不幸的是他的两个兄长一个英年早逝,一个身体羸弱,承担家族企业的责任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他的肩上,于是福原信三只好放弃自己的艺术之路,改学药理学,成为了资生堂的第二任经营者。
虽然主业不再是艺术,但是梦想还是要有的,翻看福原信三的简介我们就会发现,终其一生他都在没有放弃自己对于艺术,特别是摄影的热爱。
“绘画最后一笔完成之初,就是摄影的出发点”,福原信三的作品重在画意,上图“濑户内海”是福原信三最出名的作品之一。
不论是光影的深浅,还是远近的构图,福原信三的作品总能给我们一种如梦似幻的美感。
不仅如此,福原信三还将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融入到事业之中。资生堂的logo就是他亲自设计的,字体的上半部曲线弧度较大,字腰的部分看起来很优雅,为的是展现资生堂从女性角度出发,给女人带来美丽的定位。
(资生堂logo演变图)
1915年福原信三成立了意匠部,负责产品的包装、宣传、店内装潢等,意匠部的员工都是年轻的美院学生以及艺术家,所设计的产品大多以唐草图案和时尚杂志为基础,简单来说就是成品一定要有美感!
(意匠部员工合影)
作为资生堂的经营者,福原信三似乎满脑子都是艺术,靠谱吗?
资生堂画廊,年轻艺术家的摇篮
如果到日本东京旅游的话,位于银座七丁目的资生堂红色大楼游客一定要去的地方。
这里有最美味的佳肴,甚至包括从昭和年间就开始贩卖的花椿饼干,当然,知名度最高的则是位于负一楼的资生堂画廊。
(花椿饼干)
资生堂画廊被称作年轻艺术家的摇篮,除了会展示资生堂自身的品牌精神之外,画廊最主要的功能是挖掘年轻的艺术新人,黄国强等知名艺术家都是其曾经帮扶过的对象。
从1919年开始,除了战争等原因之外,画廊就不间断地对戏剧、舞蹈、美术等多种领域的艺术家进行赞助,至今画廊已经展示过超过5000名艺术家的作品。
它的出现不以盈利为目的,纯粹是为了表达资生堂对于艺术和美的敬畏之心。一家做化妆品的公司愣是不求回报地坚持开画廊开了100年,能不务正业到如此地步也着实让人敬佩。
《花椿》:日本最古老的时尚杂志
1924年,资生堂创立了《资生堂月刊》,为的是满足消费者们对于西方最新的美容、时装信息的渴望。
这份月刊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花椿》,它的内容有很多关于“美”的探讨,不会从众随大流,还保持着相当敏锐的时尚度,被称作潮流先锋当之无愧。
下图为资生堂的社长福原信三信设计的《花椿》logo。
二战之后日本女性的地位逐渐上升,创立之初《花椿》就以展现新时代女性的曼妙风采为主,用老式胶卷将时光美人定格了下来。
除了人物之外,一些比较有设计感的摄影作品也常常被用来做《花椿》的封面。
从1960年仲条正义接手《花椿》以后,《花椿》就逐渐步入了全盛时代。在这段时期里,趣味、摩登成为了杂志的主题。
仲条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杂志太漂亮反而无趣,弄得乱七八糟的也没关系,比如在中间专门夹杂一页广告的话,就可以不用再考虑广告的排放而放手去做了。
在仲条的引领之下,《花椿》入选了05年全球势力杂志的top100,要知道,这是全世界品牌商业刊物的唯一一次入选。
《花椿》入选的理由是:资生堂所遵循的“东西文化兼收并蓄”的理念被《花椿》淋漓体现了出来,《花椿》也成为了推广品牌文化的最佳载体,它的影响力甚至远及巴黎。
不务正业or不误正业
从一间小小的药剂铺,到一夜爆红的牙膏品牌,再到版图辽阔的护肤品品牌,资生堂的发展路线可以说是hin迷了。
从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的意匠部,到孕育艺术家的资生堂画廊,再到时尚弄潮儿《花椿》杂志,回头看看,资生堂的发展路线似乎更迷了。
其实一再地更换公司的定位,是为了找到更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而看似不务正业的行为,却在不经意间将美丽分享给了全世界。
当你回头仔细想一想的话,就会发现正是由于成立意匠部、开画廊、办《花椿》等这些不务正业的行为,资生堂才会变得更加闪耀,不仅如此,它还影响了东京、日本甚至整个艺术界
资生堂通过一系列的跨界组合将一个化妆品品牌硬生生拗成了艺术和文化的载体,稳固了自身地位,也成为了不可替代的文化象征。。
所以,资生堂真的是“不务正业”吗?翻翻它的发展史,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明星产品
虽然资生堂的成功离不开这些“不务正业”的加持,但是最核心的原因还是产品本身质量过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几款资生堂的明星产品。
红色蜜露
红色蜜露是世界上第一款化妆水,它从1897年到如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令人欣慰的是产品没有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地被进行研发和改进,下图是蜜露包装的演变。
Shiseido资生堂 红色蜜露 梦露高机能化妆水200ml
去购买
产品成分天然并且经过了防过敏测试,不会对肌肤产生刺激,孕妇或者高敏肌都能使用。透明液体的黏连性不强,涂到脸上会觉得十分干爽,吸收也很快。独有的芍药芳香具有愉悦身心的效果。
蓝瓶泡沫洗面奶
蓝瓶的泡沫洗面奶是资生堂家超级有名的平价产品,是日本的销量冠军,也是实至名归的性价比之王,是不少学生党的最爱。
资生堂洗颜专科绵润泡沫洁面乳120g
去购买
效果好分量足,性价比超高,洗面奶的起泡量很大,能够深层清洁毛孔,洗完脸还不会有紧绷的感觉,它依托独有的技术,无皂又温和,是敏感肌也能使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