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云淡的一天,照例泡上一壶普洱,在茶香中度过闲适的下午。
至于选择什么普洱,就得看心情,心情好来一壶甜润醇滑的熟普,静坐思考就泡上一壶有苦有甜有香的生普。
普洱生茶的味道,常常伴随着“苦涩”,喝的茶多了,就发现苦和涩实际上是两种概念。但有的茶苦而不涩,有的茶涩感明显,像临沧、贺开的茶在涩感上就稍重一些。
艺福堂执礼普洱熟茶饼150g
去购买
在喝茶的时候,相比“苦”我反而更注重“涩”。因为苦是茶的本性,不论是淡苦还是重苦,都别有一番滋味。但涩感决定了茶叶给人的感觉舒适与否。
为什么茶有涩感?
其实不仅是普洱茶,其他茶类也会经常出现涩感。因为茶叶内的酚类物质,会影响我们唾液中的黏蛋白失水,口腔里就会产生干紧的收缩感。如果酚类物质多,口腔就会产生明显的涩感。
执礼普洱生茶饼150g
去购买
严谨一点来讲,“涩”不是一种味道。它与“麻”一样,是一种特别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你在吃到生柿子的时候,不小心咬到皮,嘴巴和舌头顿时会出现一种明显的不舒适。而区别在于:柿子的涩又干又糙,好茶的涩伴随着生津作用。
相比其他茶类,普洱茶为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内含物质整体含量相对较高,所以喝起来口感更饱满,自然苦涩味自然也会更加明显一些。
茶的涩味与什么有关?
经常喝普洱的朋友,就能感受到每座茶山出产的茶在口味上都有偏向。由于不同茶区的气候、土壤存在差异,对茶树的生长也会有影响……而这一系列的数据都决定着一款茶的“涩度”。
艺福堂小青柑230g/罐
去购买
例如:易武的曼秀茶,喝起来苦涩度就比较弱,口感甜柔;勐海布朗山的班盆茶,苦涩味就会比较明显,但回甘生津感也会更强烈。
除了受产地的影响,制茶时的加工工艺也会影响茶的涩度,通常经验丰富的制茶师,会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可变因素,减轻茶叶的涩感。
除此以外,冲泡方式也会对普洱的涩感有影响。同一款茶,如果投茶量大,泡水温度过高,出汤时间久,出来的口感就会偏重。
在试茶的时候,我们会先用标准量投茶,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口感来调整投茶量、温度以及出汤时间。
涩感强的茶品质好不好?
如果要以“苦涩”度来评判茶的优劣,在遵循适当的投茶量和正确的冲泡方式下,可以感受苦涩味化开的速度、口腔的舒适程度、回甘生津的感觉、苦涩在茶汤口感上所占的比例。
喝茶的涩感往往在舌面、上颚、两颊显现。茶多酚带来涩感,有机酸会刺激唾液分泌,当口舌经过适当的收敛后,就会产生更加明显的生津感。同时伴随着苦化为甘,口腔香气弥漫,生津如泉涌,两个字——舒服!
相反,如果一款茶喝起来干涩明显,而且没有回津的后韵,迟迟不能化开,舌头就会感到不舒服,喝茶的愉悦度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好茶总是苦后回甘,涩后生津。苦与涩只是品茶中的一层表现,之后还会有回甘、生津、香味、余韵等多层次的表现。
生津的表现又可以分为两颊生津、齿颊生津、舌面生津、舌底鸣泉(舌下生津)。
以上我所说的其它三种生津表现,都很好理解。只有“舌底鸣泉”在喝到上好的茶才容易感受到。
舌底鸣泉指的是舌下生津,一般都是在品饮树龄较高、陈期较久的茶才会出现。当茶汤接触到舌头底部后,舌头底面也会有生津感,不断涌出甘甜的唾液,因此以“泉”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像之前分享给大家的老曼峨古树头春茶,苦味化开后回甘生津感源源不断,索性就以“鸣泉”命名,来代表它的独特。
新茶涩熟茶甜老茶妙
茶有茶的味道,人有人的喜好,如果不喜欢有涩感的茶,可以挑选熟茶喝,熟茶经过发酵转化,甜味会比较明显,几乎没有涩感。如果喜欢的茶偏偏有涩感,可以放久一点再饮用。
普洱茶之所以受人喜爱,有部分原因就在于它越陈越香的属性。
新茶滋味鲜爽,青涩味明显,但经过正确的存放后,生茶变成陈茶,青涩味会逐渐褪去,同时茶汤的质感也会变得顺滑。
如果是优质好茶经过多年的存放,那更是妙不可言,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老生茶的价格,一直高居不下的原因。
总结下来,茶之涩,是味蕾上的一抹鲜活,与茶叶的品质有一定关系,但不能用“涩”完全判断一款茶的好坏,而是要学会去辨别它的“涩”能否化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