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一秒钟,就能下载一部高清电影,速度是4G网络的100倍。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可以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短网络时延、更多的节点连接,并将在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业务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物联网领域,开启万物互联时代。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进5G商用进程,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5G是否会威胁人体健康的话题持续升温,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之前瑞士就有数千民众发起抗议,要求抵制5G基站网络建设。他们担心5G基站辐射强、耗能大,对身体有害。
同样对5G基站存在质疑的还有搜狐CEO张朝阳。他曾表示,5G基站密度极其高,因为是毫米波,这么微波的、高频率的、几千兆的赫兹,对人的身体危害很大。在这种电磁波下,会对水分子和氧的一些震荡频率可能会产生共振。所以,他希望在享受5G带来的科技进步和方便时,也要关注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不过,当再次谈到5G辐射时,张朝阳却改口表示,5G基站辐射很小对人体没什么影响。
那么,5G究竟会不会危害人们的健康呢?
纵观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从2G发展到3G到4G,再到现在的5G,我们发现,人们对辐射的担心却从未消除过,而5G只不过是这数十年来关于辐射危险新闻中的最新版本。并且,从Wi-Fi的健康风险到智能电表,我们也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争议。例如,电磁辐射超敏反应是一种假想的疾病,某些人在手机和Wi-Fi等辐射存在的情况下会出现头疼、关节疼以及神经衰弱等症状。尽管有些人声称这种敏感的症状持续了至少30年的时间,但通过系统的科学审查发现,这些人无法分辨他们何时处于电磁场中。因此,电磁辐射超敏反应并没有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
需要强调的是,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辐射是无处不在的。通常来说,按照辐射作用于物质时所产生的效应不同,人们将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
1、电离辐射:是指能使受作用物质发生电力现象的辐射,它会破坏生理组织,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伤害一般是具有累积效应的,像X射线、核辐射都属于典型的电离辐射;
2、非电离辐射:是指能量比较低,不会引起物质电离,一般也不会破坏原子或分子结构的辐射。它主要以热效应的形式作用于被照射物体,对人体也几乎产生不了有害影响。通信基站所发出的无线电波,属于非电离辐射的电磁波。
可以说,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辐射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存在。对此,耶鲁大学神经病学助理教授Steve Novella指出,使用辐射一词是具有误导性的,这让人们想到想到了绝对会造成损害的电离辐射,但是非电离辐射不会引起DNA损伤或组织损伤。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就曾表示,5G网络传输速度的提升,并不是依靠加大5G基站的发射功率,而是依靠扩容传输带宽而获得。在发射频率标准上,5G基站与4G基站的标准相同。根据各国制定的移动通信基站辐射标准,日本和美国的标准是小于600um/cm²,欧盟的标准是小于450um/cm²,而我国要比其他国家严格很多,标准是小于40um/cm²。
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这些数字的含义,以太阳光照为例,根据物理学家的计算,地球上太阳光的辐射功率面密度大约是100,000um/cm²,也就是说,在我国的标准中,基站辐射的强度还比不上太阳光照射强度。
也许有人还会问:由于5G的频率更高,穿墙能力很差,为了让5G网络有更好的覆盖,除了要建设大量的宏基站,还要在灯杆上安装微基站,会不会使辐射增强,对身体造成伤害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事实上,基站的密度越大,基站发射的功率就越小。与此同时,与基站越近,手机的发射功率越低,电磁辐射也就越低。基站建得越多,人受到通信设备的辐射反而越小。
总之,5G辐射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所以,我们也不需要有太深的戒备心理。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体验。因此,不必惧怕5G辐射,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享受5G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惊喜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