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用辛勤劳动深耕匠心创造文化,用实干担当树立优秀榜样,以过硬的业务水平,逐渐成为各自工作领域内的标兵能手,展现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苏酒劳动者风采。
5月份,我们面向公司评选“最美劳动者”,旨在挖掘宣传一批兢兢业业、勤学苦干,在业务工作中崭露头角、表现突出的“小专家”“小能手”“小标兵”,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成长氛围。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记“最美劳动者”洋河基地维修车间
高亮
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担当,入职十余年,洋河基地维修车间设备助理高亮,始终扎根在设备维修的“第一现场”,他以辛勤劳动深耕匠心创造文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五有”的铮铮誓言,从最初的一名技术学习生,逐步成长为车间独当一面的业务大咖。
久久为功“挑大梁“
高亮的办公室,像极了设备的“档案馆”。在他的办公桌上,堆放着各种编程、自动化书籍,侧身就可见墙上整齐粘贴的一排排机器设备台账明细。访谈中,只要提及设备维修,他便神采奕奕、如数家珍地道来,仿佛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大学时学了电器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便爱上了研究这些设备”。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热爱,让他与电气设备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2010年,厂里设备维修人才紧缺,高亮刚入职便开始“挑大梁”,参与设备技改项目。为了快速熟悉酿造品类繁多的机器设备,他选择了一条最实在的路,上班抽空“啃”书本,下班认真做笔记,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前辈请教。持续不断的勤奋努力与刻苦专研,让他储备了丰富的业务知识,构建了科学系统的知识框架。
在平时的工作中,高亮反复地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很快便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设备维修领域的“行家里手”:2014年入选宿迁英才计划;2015年荣获公司PLC技能比武第一名;2016年荣获第三届江苏技能大赛三等奖及“宿迁市技术能手”“宿迁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7年入选宿迁市“千名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计划;2018年荣获公司第四届“十大优秀青年”称号。
传道受业“牛大咖”
这些年,高亮参与的技改项目不胜枚举,而令他最有成就感的是加入公司原料预处理智慧酿造项目。当时,项目的设备参数、操作模式等都还未建立起来,全靠技术人员一点点地摸索。在工作进度紧、难度高、工作量大等多重客观条件下,高亮加班加点,用较短时间掌握了设备运行理论核心知识。他还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出“12345”工作模式,狠抓工程细节把控,完成8大类55项设备改进,促进项目圆满达产达效。
维修车间是“三班制”工作,技术员需要24小时随时待命,“只要机器发生故障,高主任随叫随到。有一次,智能化生产设备出现故障,他二话没说,夜里三点从宿迁驾车赶回厂区,给大伙儿树立了榜样”,车间班长倪奇说道。
自从当上了设备助理,高亮比以前更勤、更忙了,责任也更重了,不仅要做维修业务,还要考虑如何保障车间高效运行,如何帮助员工提高技术水平……每一件事情,高亮都会记录在一个巴掌大的小本儿上,揣在兜里随身带着,一有空闲就拿出来翻阅,温习做了哪些事情,琢磨怎么开展下一步工作。劳动光荣,他乐此不疲。
为更好地优化工艺流程,他创新设备点检方法,逐步形成“自主检查、自主保养、配合维修、提高效率”的管理机制,协助制定《糖化料质量标准》,持续的项目改进也让他所在的车间取得了公司评比多个“第一”的好成绩。
在同事的眼里,高亮最难能可贵的是能够沉下心来钻研技术,还愿将自己的工作方法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他办公室旁边就是自动化模拟实验室,经常带着技术员们模拟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每次设备出现问题,他就到现场教学,告诉大家该怎么解决。”他还积极对接淮海技师学院,邀请专业老师为车间员工培训,让企业新型的学徒制落地生根,为公司培养专业设备技术人才10余人。
“现在维修车间的班长们都能独当一面,目前遇到设备问题,班长们都能拿出切实的解决方案。”高亮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