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星显示终于表态,将在8月停止生产现有的显示器面板,并转为OLED生产线。业内普遍认为,三星的转向,让电视技术的未来渐趋明朗。
在此之前,关于未来电视将走向何方的所有争议,都集中在OLED(iPhone X/XS就是这种)和QLED(也就是所谓量子点)两种电视技术上。谁能领衔电视行业的趋势,成为下一代电视显示技术的主流,在三星“投票”之前,尚不明朗。
(OLED,全称“有机发光二极管”)
没办法,每个行业总有这么一两个大佬,可以凭一己之力影响行业的未来。如今的汽车产业,也是单靠两个“田”(丰田、本田),就撑起了油电混动技术,与纯电动、插电混动鼎足而立。
OLED、QLED还有各种[X]LED,傻傻分不清楚
可是,如果我们打开三星官网,会发现他们家的电视,清一色都写着“QLED”,这是怎么回事?要知道,QLED技术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业内普遍认为,现阶段离至少还需要花10年以上,才能实现商用化。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OLED和QLED是未来,因为确实很遥远:QLED做不好,OLED量产难。
(三星官网上的所谓QLED电视 并非真正的QLED)
简而言之,三星的QLED根本不是真正的QLED,而LED加QD技术,完全就是两码事。三星搞这套欺诈营销,从一开始就没打算遮遮掩掩。但是,当然LED加QD这个组合,也有它厉害的地方。
QLED和OLED之所以是未来,相比过去,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两者都是——
不需要额外光源的自发光技术
不需要额外光源的自发光技术
不需要额外光源的自发光技术
重要的话讲三遍!!!
说得再形象点,QLED和OLED的像素都是“活”的——OLED里面的这个“O”就是有机的意思。而其他技术的像素可以理解为“死”的,需要LED(也就是背光灯)做光源。
OLED太火,于是成了热点;但凡热点,就有人蹭。目前市场上什么ULED、GLED,各种[X]LED层出不穷,故意与OLED叫法接近,营销套路多得很,搞得消费者一头雾水。
这些[X]LED相较传统液晶电视,都有进步之处,但记住了,只有OLED和QLED两种技术,发生了本质的进化。
市场现状
OLED电视自2013年首次推出,就统治了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高端电视市场。IHS数据显示,2018年OLED电视销售额达65.3亿美元,去年全年的增长率达58%。
而中国,全球最大的电视市场,OLED电视在这里的表现也相当抢眼。
2016年,中国OLED电视销量为7.28万台;而2018年只花了三个季度,就干翻了这个数字——11.48万台。增长势头之猛,仍在持续。
目前,全球有15家电视厂商加入了OLED阵营,预计未来五年,全球OLED电视占比将超过10%。
其中,已经有7家主流电视厂商在中国市场推出了自己的OLED电视产品,其中包括长虹、飞利浦、海信、康佳、LG、索尼等主流电视厂商,一向嗅觉灵敏的国产厂商,还真不少。
前一阵,LG 还联手七大电视厂商,狠狠推广了OLED一波,为什么?看了这张电视战力天梯图,你就懂了。
(说好的索尼大法呢)
Rtings网上的这张表,解释了LG为何如此上心——率先抢滩登陆,稳坐头排;又反映了OLED对传统LED碾压态势——排名前八的同学,全部选用了OLED“教材”。
你也许会说,三星既然厉害到能用旧技术挤进前十(那不然干嘛叫大佬),早用OLED不就完了么?科技行业,最掣肘自己的,终究还是自己啊。传统行业做得太舒服,在新技术面前,拒绝改变而把自己作(zuō)死的例子,太多了。三星这,还算是老实的。
尾声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视厂商,三星对传统液晶电视的坚守,曾让OLED电视的未来之路充满悬念。此次转向,对OLED阵营无疑是巨大的鼓舞。但由于产能等问题,传统液晶电视在短期内,仍然是主流。
回顾电视行业的历史,其实技术争鸣一直都存在。在电视产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大家对不同技术一直有着不同观点。
比如,在产业发展早期,业界曾争论,到底是使用背投技术还是大屏技术,最后背投退出,尘埃落定;后来,随着液晶电视逐步解决了良品率问题,等离子电视也被市场淘汰。
如今,到了“后液晶时代”,电视行业面临新的争论——到底是选择OLED还是QLED来替代液晶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