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一根玉米。
我就是那根玉米
今天我之所以站在这里,是因为我想要回应一直以来,人类对于我们玉米家族的一些误解,比如说彩色玉米就是转基因玉米?糖尿病人不能吃甜玉米?玉米转换形态之后营养价值下跌?
我觉得你们就是嫉妒我,嫌我好看,就说我是GMO
我们看到这些传闻,觉得既好气又好笑。所以特意在此做出澄清,相信我们遥远的祖先听到这个消息,也会倍感欣慰。
玉米的前世今生
说到我们的祖先,他们从遥远的中南美洲而来,现在那里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找到玉米野生祖先——大刍草(Teosinte,一年生野草)。
大约 8000 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开始种植我们玉米了,并且一直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主要栽培作物。在那里,我们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粮食哦,还是神物!是千百年历史中印第安人宗教崇拜的对象。
时间到了公元 1492 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并随着世界航线的开辟,到十六世纪中后期,我们玉米就已经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并且迅速成为全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目前,玉米是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
中国最早的玉米记载是在 1511 年的安徽《颖州志》上,有专家认为我们祖先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到这的,一是走陆路,从印度进入西藏-四川地区;二是走海路,从福建进入内地。国内的种植玉米历史不足500年,但到19世纪末,我们玉米就已经基本上传遍国内的大部分适宜种植地区。
迄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2018 年种植面积达6亿多亩,几乎覆盖了耕地面的三分之一!
现代农业科学体系中,根据对玉米的收获物和用途,还将玉米大致分为三类,即籽粒用玉米、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
接下来,就到了我为玉米家族正名的时候了。
彩色玉米是转基因?
错!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贝,就像你们人类的肤色一样。我们玉米种质资源中天生就具有丰富的颜色。
根据籽粒颜色的不同,大致有黄色、白色、紫色、红色、黑色或多种籽粒花色混合等,颜色呈现是根据自身的基因决定。
彩色玉米是受到玉米自身的花青素和胡萝卜素等色素影响,而非通过生物技术转入的外来基因或是注入了某种颜色,所以可以放心吃哦!
我有黄色、白色,紫色等
糖尿病人不能吃甜玉米?
错!甜玉米被称为“甜”玉米,是因为玉米中的淀粉合成受阻,糖分主要以蔗糖、还原糖和水溶性多糖的形式存在,蔗糖和水溶性多糖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但由于这种水解速率较低,释放葡萄糖的反应比较缓慢,通过对升糖指数和血糖负荷的测定,发现食用甜玉米其实比食用传统的米、面这些主粮食物升糖速率要更低,它的升糖速率和一些蔬菜水果的速率基本相当,也就是说糖尿病人吃甜玉米至少要比吃米、面要更加健康。
咱玉米是农作物里安全可靠作物之一:
1)抗性好,玉米一生的用药量在作物里面是比较少的。
2)玉米棒上的籽粒,外面包裹10到15层左右的苞叶,所以我们吃的部分是外面接触不到的。
3)农药和抗生素等需通过叶片和茎秆的层层过滤,很少能进入到玉米籽粒中。
4)目前市场上推广应用的鲜食玉米都是利用传统育种方法培育出来的。所有新品种都必须经过各级专家委员会的鉴定,确定表现优秀的杂交种才能推广和种植,生产的产品才能供应给消费者。
所以请放心食用吧!
玉米转换形态之后营养价值下跌?
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快节奏,无论是蒸玉米煮玉米还是烤玉米,都将是花费人们大量时间去烹饪的食材,因此越来越不受年轻人的喜爱。
但是玉米中含有的高营养价值和玉米生长中的良好的环境适应性,都是其他作物所不能比拟的,作为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科学家们怎么能够放弃呢?因此这些年陆陆续续的推出新吃法和逐步改良,让玉米再度回归鼎盛时期。
最出名的玉米加工食品莫过于玉米面。玉米面食品很多,玉米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纤维素等,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预防肠癌、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也是糖尿病人的适宜佳品。玉米面完全保留了玉米的营养成份和调理功能,并改善了粗粮面食品口感不好和不易消化的缺点。
据报道,美国白宫营养师给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每周食谱中安排有两顿玉米粥。古今中外,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贫民百姓,大家都喜欢吃些玉米类食品,尤其是我们的先辈开发了许多种吃法,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饮食遗产。
因此说玉米转换形态之后营养价值下跌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今天我们就再给大家推一个新型的玉米吃法——玉米糊。
玉米糊是从玉米面糊糊衍生而来,想吃玉米面但是又觉得和面做饭太麻烦,所以人们用更简约的方法来摄取玉米面中的营养。
早上起晚了没有时间吃早餐,打开一袋健康饱腹,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来蒸煮玉米,打开一袋一冲即得。
累了一天回家还得辛苦做饭,打开一袋为忙碌的一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独立包装,一次一袋,方便携带储存。
口感香糯润滑,玉米浓香,易于消化。
不知我这根玉米消除您的偏见没有?
黑龙金谷香 糯甜玉米糊 400g
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