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文章对插入图片有50张的限制,所以这篇完整的体验文章分为了4个部分,分别是窄边设计,散热强劲的机械革命深海幽灵Z2拆解(1/4)RGB机械键盘、6核CPU来袭的机械革命深海幽灵Z2(2/4)性能表现平稳,机械革命深海幽灵Z2性能测试篇(3/4)表现符合预期,机械革命深海幽灵Z2游戏体验(4/4)可以选择关注的部分进行观看。
对于笔记本来说,可选的品牌种类很多,在购买上无非就是先确定自己用途,是玩游戏还是办公,有一个预估的价位,再去对比看硬件配置,除了CPU、GPU、内存,还要考虑屏幕和散热性能,就个人而言,不管是什么笔记本,屏幕的分辨率都至少是1920*1080及以上,屏幕也不要选择泛白的TN屏。下面这款笔记本就是此次体验的机械革命MECHREVO深海幽灵Z2,直接采用第八代CPU intel Core i7 8750H,搭配了8G DDR4内存+120G NVMe接口SSD+1T机械硬盘+4G独显GTX 1050Ti的组合配置,显示屏为友达IPS屏,分辨率为主流的1920*1080,此外对键盘采用了RGB灯光的设计,是一个比较吸引人的地方。
机械革命(MECHREVO)深海幽灵Z1 15.6英寸游戏笔记本i7-7700HQ 8G 240G+1T GTX1060
去购买
深海幽灵Z2 VS 深海幽灵Z1 差异在哪里
对于这个诞生于2014年的游戏电脑品牌-机械革命MECHREVO,简单来说机械革命其实就是清华同方的子品牌,当时网上对于这种隶属关系并没有过多的说明,应该更多的是为了保持机械革命这个品牌的独立性。你在机械革命官网上会看到“机身是由全球专业游戏硬件厂商、外设厂商、电脑整机厂商联手共同打造”这么一句话,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会用到其他电脑品牌的模具,比如MSI微星,但不是说机械革命没有自己的模具,比如深海幽灵Z1采用的就是同方国际设计和制造的自有模具,模具代号为GE5KN66,这点倒是有别于某神船。如果说深海幽灵Z1是X7Ti模具的延续外加微创新,那么二代的深海幽灵Z2可以说是进行很大的变动,在外观设计上内敛了许多,并对散热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
那么在硬件配置上手头的这款深海幽灵Z2和深海幽灵Z1相比,有哪些大的变化呢?简单做了一个表格,主要的变化有五个地方,
1. 深海幽灵Z2的CPU由深海幽灵 Z1的Intel 酷睿i7 7700HQ变为了Intel 酷睿i7 8750H,由深海幽灵 Z1的四核心/八线程提升到了六核心/十二线程,三级缓存也由深海幽灵 Z1的6MB提升到了9MB,而Z2主频仅为2.2GHz,不及Z1的2.8GHz,不过Z2的睿频最高为4.09GHz,略高于Z1的3.8GHz
2. 虽然同位SSD+HDD的组合,但深海幽灵Z2采用的SSD为120G,而Z1采用的是240G
3. 无线网卡由Intel Wireless-AC 8265变为了Intel Wireless-AC9462,同为集成蓝牙芯片,同为支持 802.11ac、MU-MIMO,但是Intel Wireless-AC 8265 的天线为2x2,最高速度 为867 Mbps;而Intel Wireless-AC9462天线为1x1,最高速度为433 Mbps。
4. 在接口上,深海幽灵Z2相比于Z1少了一个USB 3.1 GEN1(TYPE-A) 接口,就个人来看有些可惜,因为文档平时保存的较为零散,个人会同时连接三个移动硬盘进行查找使用,不过倒是不影响使用
5. 深海幽灵Z2体积上有所变小,重量为2.1Kg,相比于Z1在重量变轻了0.5Kg,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便携性。
下面进入详细的体验点评。
产品那些事儿
先简单做个总结点评,方便各位快速了解这款笔记本,结尾处做详细点评。
1. 机身重量为2.1Kg,让15.6英寸游戏本也具备了较好的便携性
2. 机身采用航空级镁铝合金材质,拉丝工艺处理,比较有质感美观
3. 窄边设计,视觉上冲击力较大
4. 屏幕为IPS FHD屏幕(AUO),具备100% SRGB色域,显示效果相对较为细腻
5. 接口丰富,提供了两个USB3.1 GEN1(TYPE A)、一个USB2.0,一个HDMI接口,两个mini DP接口和一个USB3.1 GEN2(TYPE-C)接口,支持三屏同时输出
6. 支持一键主动散热,散热设计和散热性能极为出色,降温迅速
7. 带RGB的键盘设计,多种灯光色彩可调,可玩性高,按键手感清脆,比较适合打字
8. A面logo设计有信仰灯,CD面结合处的设计有灯光带
9. 扬声器位置设计用心,搭配SoundBlaster5(CINEMA)带来临场感、包围感更佳的试听效果,音质上较为出色
10. 系统依旧为WIN10家庭版,非专业版,OFFICE为试用版
窄边设计 一键散热 手感偏似青轴的RGB键盘
先说说深海幽灵Z2在设计上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个人感觉有以下几个地方。
1. A面风骚的腰线设计,看到了汽车前盖的流线型设计风格,看起来比较有动感,也能够够给人一种硬朗感,整体风格简约大气而略有干练。
ACD面的全金属外壳设计,给人较强的金属感,搭配拉丝工艺处理,美观且有质感。机械革命logo设计在了A面正中靠上位置,延续了Z1上凸起的设计风格以及钴蓝包边的设计,但是只有中间的部分设计有灯光,在亮度并不高,个人感觉应该把整个logo设计称灯光,这样看起来更能体现出品牌。
2. 作为一款15.6英寸的游戏本,重量相对较轻
实际测量的机身总重量仅为2105g,有一定的便携性,重量上也优于个人平时出门背负的ThinkPad T520(2561g)。
3 触摸板宽大 支持手势操作
触摸板的面积很大,远大于自己的ThinkPad T520和ASUS F8va笔记本,也要比ThinkPad E480大一些,自己四根较粗手指可以不用并拢即可轻松放置在上面进行操作,触摸反应很灵敏,默认支持多种手势操作,可以快速实现文档网页缩放、切换上一个/下一个项目、所有窗口最小化等功能,使用上更加方便快捷。
4.逐渐流行的窄边框设计
屏幕采用窄边设计,两侧边框实际测量的宽度为6.94mm(从金属外壳到内侧与屏幕接合处)。随着手机上窄边设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笔记本也开始采用窄边设计,用来提升屏占比的同时也让屏幕看起来更具冲击感,从而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来实现减小笔记本体积。
如果上面的测量数据没有什么明显的感受,对比可以看出,窄边框设计所带的最大变化是让屏幕看起来更大,也降低了大黑粗跑马边所带来“有碍观瞻”的视觉感受,对于观看感受上有比较明显的改观。
5.散热系统设计出色,可快速实现一键散热
不管对于哪种类型的游戏本,散热性能很重要,尤其是对于游戏本来说。深海幽灵Z2在散热设计上较为出色的地方主要有三个地方,一是采用了左右两侧对称风扇的设计,即两个风扇设计,为散热提供了硬件基础。
在排风口和进风口的设计上有所突破,底部左右两侧设计的是风扇进气格栅,底部上方的位置设计的是排气格栅,提升了热量排出的性能,也免去了排风口设计在右侧所导致的“暖手宝”效应。风扇采用的是笔记本上较为常见的建准SUNON品牌,型号为EG50060S1。
下图分别侧面进风口和前方出风口的特写,两者所形成的就是一个L形状的风道。
二是黑化的散热铜管总共4根,其中两根各自对应一个风扇,采用一体式设计,一根贯穿左右两侧进风口,最上方一根导热管较短,直接原因是风扇的位置靠上,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实现三个导热铜管并联的设计,而至于风扇为什么位置靠上,原因一是这个SD卡槽的部分,二是预留的那一个NVme M.2接口。
导热管长短暂且不说,相比于部分笔记本的2根散热铜管设计,深海幽灵Z2的四根导热管设计上倒是比较有良心。那么导热管数量多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散热性能良好呢?未必,要看导热管是采用的并联还是串联设计,同时需要考量风扇性能、鳍片数量与面积以及风道设计(比如进出风口)。结合上下图可以看到,深海幽灵Z2在导热铜管上采用了一长三短的设计,简单来说一串三并的散热设计,导热与散热分工上会较为明确,在散热性能上会有些优势,也降低了单一串联模式下CPU与GPU温差大的问题,这大概也是下图中两个风扇所搭配的散热铜管没有串联在一起的原因。
三是底部占据1/3以上面积的散热孔设计。除了底部左右两侧设计的两个风扇有对应的散热孔外,中间位置的散热铜管部分也采用了散热孔设计。
一键散热的功能按键与电源键采用了分离式设计,两个按键手感却有明显差异,一键散热按键手感清脆,反应灵敏;而电源键很肉,需要用力按下才能开机。内凹的钴蓝色线条看似指示灯,但是并非如此,更多的是起到了点缀的作用,没有设计成灯光带,更多的应该是基于对观看电脑时容易造成干扰的原因。
整体上来看,作为游戏本来说,深海幽灵Z2在散热设计较为出色,搭配一键降温功能可以实现快速降温,一定程度上为后面搭配1060显卡和1070显卡的版本提供了散热保障。
6. RGB灯光游戏键盘,多种灯光模式可调
此种设计适合偏好灯光的玩家,在灯光显示,亮度逐级可调,最高亮度下没有刺眼的感觉,整体上亮度较为柔和,灯光显示模式也有多种可调。
提到键盘,先说说深海幽灵Z2的键帽设计,四个边缘都采用了切边式设计,多了圆润感和立体感。键帽相比于同位15.6吋笔记本的ThinkPad T520要小些,中央也有采用内凹式设计来提升手感,键帽间的距离相比于ThinkPad T520要大许多,对于相对较小的键帽设计来说很有必要,可以降低连带输入的问题。
深海幽灵Z2采用的是光轴结构设计,与主流的游戏键盘一样,支持全键无冲和屏蔽WIN键功能,同时所有键帽都可以取下来进行清洗或是更换,从下图可以看到键帽是通过底部的四个立柱来进行固定,拆解上较为方便。
另外,每个按键的指示灯都是设计在了按键上方的位置,即使亮度调节为最高也不刺眼,漏光不明显,不用担心键盘上出现“灯火通明”的眩晕感。
对于所谓的光轴,在按键手感有些类似与机械键盘的青轴,但键程比青轴要明显短一些,按键上同样极为清脆。作为游戏键盘,深海幽灵Z2在细节设计上较为用心,体现在对八个常用按键的设计上,也就是WSAD和四个方向键,均采用了螺纹工艺处理,起到了防滑的效果,也带来了较好手感。
如果键盘背景灯开启游戏模式后,只有这八个按键会亮起,默认为红色。
机械革命的logo虽然也跟其他品牌一样,设计在了空格键上,但是logo面积有些小,信仰灯的效果有些不足,应该加大显示面积。
对于键盘灯光的显示模式设置上,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背光设置,针对的是正常使用键盘;另一个是欢迎模式,是在开机后或是从休眠唤醒后的显示效果,这两个部分都可以通过自带的控制台软件进行快速调节,背光模式下可选的灯效有十三种(包含自定义模式)。
而欢迎模式下只有五种灯效可选。此外两种模式都可以对亮度和速度进行独立调节设置。
除了进入系统后通过软件调节外,还可以在BIOS中直接进行背光灯效的调节。BIOS界面依旧是传统的英文文字界面,没有采用图形化界面设计。
对于这个海岸灯,指的是触摸板下方侧面位置上的灯光带,与键盘灯有些不同,海岸灯智能通过RGB三项对色彩进行调节。
简单这里一个视频对键盘按键音和灯光效果进行展示。
7. 内部设计紧凑但不凌乱 两个内存插槽有设计防静电膜
整体上来说,内部设计上较为干净整洁,虽然有些紧凑但是没有凌乱感。与其他部分笔记本内存插座裸露设计不同的是,深海幽灵Z2对两个内存插槽各自设计了一层黑色膜,有些人可能认为应该是隔热膜,单从实际长时间游戏使用来看,此部分会有热量的聚集,这层黑色膜更大的作用应该是防静电(不准确的地方欢迎指正)。
内存条与同等配置机型比较类似,也是单根8G,内存条品牌为三星。所支持的内存容量最大是64G,支持的最高规格为DDR4-2666和LPDDR3-2133。
8. 规格为2280的NVMe M.2接口SSD,相比于部分笔记本,深海幽灵Z2有提供备用的一个M.2接口插槽,满足部分玩家对读写性能要求更高以及更大容量的需求。
SSD主控用的是群联PHISON的 PS5007-11,在M.2 NVMe SSD 上较为常见,比如建兴T10,影驰 铁甲战将,宇瞻Z280和十铨等品牌上,特点是性能中等、价格相对低廉。存储则是采用的南亚NANYA NT5CC128M161P。至于实际的读写性能后面进行体验。
不过M.2 SSD都是裸奔式设计,与之前mSATA SSD类似,均不带金属外壳,这对于读写性能更为出色的M.2 SSD来说,散热会是个重要的问题。深海幽灵Z2在对应M.2 SSD主控的位置上提供了一块散热硅胶(下图蓝色部分),同时设计有一块金属片来提升散热性能。
9. 4100mAH/46.74Wh内置式锂电池设计
内置式锂电池设计已经成为当前日趋主流的设计,更换上虽然相比于外置式电池略有繁琐,也会占用到内部空间。但是内置电池的设计一是可以让外观更简洁美观,尤其是对于轻薄机身设计的笔记本;二是为散热出口让出了位置,可以把原本安装电池的位置设计为出风口,提升散热性能,这对于游戏本上更为适用。
10. 双Mini DP设计、支持三屏同时输出是亮点
深海幽灵Z2采用了一个HDMI和两个miniDP接口的设计,支持三屏同时输出功能是它所有接口中的亮点设计。不过这个HDMI接口不知道是1.4还是2.0,深海幽灵Z1上采用的是1.4标准,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明确标识为HDMI2.0接口的产品,所采用的HDMI接口基本上都是1.4标准。
对于这个功能丰富的USB 3.1 GEN2接口(TYPE-C),正常来讲是能够进行数据传输、充电,可以作为视频输出端口或是搭配转接器连接显示器使用,或是搭配转接器连接RJ45接头的网线使用,但至于最终支持哪些功能还要视具体的产品而定。
11. 双喇叭设计与SOUND BLASTER加入
刚拿到深海幽灵Z2时,误以为是喇叭设计在了屏幕下方,心里有些失望,因为屏幕下方加入喇叭这种设计,会让你在试听上有明显的距离感,音量最大时会有些尖锐感,即使搭配的是奥特蓝星,在试听效果上也会大打折扣。
在拆机的时候才忽然发现原来两个喇叭对称设计在了左右两侧的角落位置,这种设计不仅仅明显降低了试听时的距离感,同时也增强了包围感,代入感会更好些。
硬件基础已经具备,在软件上,深海幽灵Z2采用的是Creative创新的SOUND BLASTER CINEMA5,以此实现音质上的提升。
还有一个细节上的优化,那就是对应两个扬声器的底部位置,采用了不规则的切面设计,不会让发出的声音直接打在桌面,试听上不会有尖锐刺耳感,声音听起来会比较圆润真实。
对于其他部分的设计,也简单做个点评,
1. 转轴设计略感一般,不支持180度旋转
深海幽灵Z2在转轴的设计上感觉较为一般,少了两端对转轴的固定点设计,与自己早期的ASUS F8va转轴有些类似,使用上倒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对于笔记本的转轴设计上,个人感觉除了采用金属铰链设计外,采用两个独立支点的设计风格或是与机身一体式固定的设计风格,使用上会更放心些,也有助于延长转轴使用寿命。深海幽灵Z2由于转轴部分的设计,不支持180度水平展开,下图即为可以展开的最大角度。
2. 接口数量够用,但未对接口部分加入固定金属块设计
对于接口的部分,左侧提供了一个可伸缩性的RJ45接口,一个USB2.0接口和独立的耳机插孔与mic插孔,没有采用耳机mic二合一插孔的设计。
对于右侧的接口则是设计了一个SD卡插槽和两个USB 3.1 Gen 1接口(TYPE-A)。这里有三个要说明的地方,一是这个SD卡插槽没有提供官方一张用来防尘的SD卡模型(应该是标配),另外这个SD卡使用频率当前并不高,远不及TF卡使用更频繁,有必要更换为TF卡插槽;二是USB 3.1 Gen 1 (TYPE-A)的数量比深海幽灵Z1少了一个,虽然已经够用,但个人还是希望多一个,毕竟平时会习惯性连接三个移动硬盘,而鼠标又会占用一个USB2.0接口。
这两个USB 3.1 Gen 1 (TYPE-A)为三星GALAXY S5充电时的实时电流并不高,只有0.44A,达不到1A。
下图是拆解后的接口部分,个人感觉有必要在集成接口部分采用了一个金属条进行固定,不管是USB接口还是TYPE-C接口或HDMI接口,毕竟接口的部分会存在外接设备频繁插拔使用的问题。
对于这个搭载两个USB 3.1 GEN1(TYPE-A)与SD卡插槽的PCB板,采用排线与主板连接,可以轻松拆卸下来。其中对于SD卡部分的主控采用的是REALTEK RTS5170,在一些读卡器上较为常见。
三是官方软件虽然有开启关机充电功能的选项,但是深海幽灵Z2并不支持关机充电,不管是使用电池还是连接电源适配器,此外在BIOS中也没有查看到相关功能开启或是关闭的选项。
3. 可有可无的摄像头
原因就是当前的普及率更高的手机摄像头,像素高、功能多,对于笔记本自带摄像头这个功能,挺多就是公司偶尔会用来进行视频会议。如果深海幽灵Z2舍弃摄像头,那么屏占比可能会更容易提升,也会进一步带来笔记本体积上的变小。
4. 5400转的1TB 昱科HGST机械硬盘
硬盘位置设计在了笔记本内部右下角,通过排线与主板连接,但是并没有像ThinkPad硬盘那样为硬盘加入橡胶条来实现减震的设计。硬盘是SATA 3.0接口的昱科HGST 1TB硬盘HTS541010B7E610,缓存128MB但转速是5400转,噪音会相比于低一些,但读写性能上会较为一般。
5. 双频无线网卡+蓝牙5.0 二合一的Intel 9462NGW
深海幽灵Z2采用了英特尔® 无线 9000 系列的Intel 9462NGW,对于这款二合一芯片,在蓝牙版本上有所提升,变为了蓝牙5.0,虽然依旧支持AC双频,但是TX/RX 流变为了1x1 (Diversity),理论最高速度变为了433 Mbps。
对于这款集成蓝牙5.0的无线网卡,对于蓝牙设备的连接上,从搭配自己已有的蓝牙设备来看,兼容性良好,不管是蓝牙耳机还是蓝牙音箱,都可以正常连接使用,声音传输正常。
硬件设计相关已经基本了解完毕,下面进入实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