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束先生,家住在后宰门,只要是好天气,1天2小时的绿道健步走是雷打不动的生活日常。从琵琶湖走到前湖,再到终点燕雀湖,沿途山水+城墙,一路都是好风景。
863公里绿道串联山水城林
束先生走的这段紫金山绿道是南京第一批建成的“试验段”。2012年,这段暗红色的绿道在荒废道路以及野道附近修建时,看上去像塑胶道,实际是由透水混凝土铺设而成,与周边山景相映成趣。
截至2018年,紫金山绿道已有29.9公里,从琵琶湖公园入口,经前湖、燕雀湖、下马坊遗址公园、博爱园、民国邮局、地震台、灵谷寺、体育公园、陵东路、内环路、东入口、环陵路至岔路口,无论是游客还是周边住户,都可以从12个入口“直达”。绿道的平均宽度在2.5米左右,可骑行也可慢跑,沿途还有驿站和咖啡馆。
紫金山下被绿道“环绕”的同时,明城墙也被绿道“怀抱”。目前,南京明城墙沿线绿道全长已约23.6公里,西线始于挹江门,沿明城墙和秦淮河至赛虹桥,南线从赛虹桥沿明城墙和秦淮河至通济门,东线环月牙湖。沿途经过小桃园、古林公园、石头城遗址公园、清凉山公园、莫愁湖公园、白鹭洲公园、东水关遗址公园、秦淮河风光带和月牙湖公园等多个公园景区。
记者从南京市绿化园林局获悉,截至2018年,南京绿道全长已达863公里,仅主城区,绿道的长度已超过200公里。
生态优先,服务于民
“从西方国家引入的绿道概念,在中国得到最大规模的实践,”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成玉宁是南京环明城墙绿道的设计师之一。在他看来,南京城市的特点是“山水城林”,绿道建设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把不同生态板块、自然资源串联起来,将不同绿地资源整合,形成一个有机体系;另外绿道建设最大程度服务于民,为市民进入绿地空间,享受高品质绿色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
“沿着既有道路做出来,保留现有的植物和林丛,控制造价不用昂贵材料,都是南京绿道的特点,”成玉宁认为,有些城市绿道艺术性、观赏性更强,但南京绿道特别是城市绿道“不应该背负太多责任”。他说,“我们不建议商业行为在绿道引入,更注重绿道生态功能,比如绿道方便落叶收集,这比原道路有四倍吸水性能提升,这样的生态功能对城市意义更大。”
绿道怎么建?问计于民
根据规划,到十三五末,南京绿道全长要达到1400公里。为进一步拓展市民百姓休闲游憩空间,持续提升市民百姓的幸福度和获得感,今年还将建299公里的绿道。目前,市绿化园林局正联合市规划设计部门,研究重新调整南京绿道规划。
“首先是串联景点的路线设计,老规划强调绿道整体结构和大联通,新的思路是计划将重要节点绿道连接起来,形成‘绿道网’;其次是绿道骑行、健身功能的发挥,”记者在调查问卷里看到,这次征询民意时提供给市民多种选择,比如绿道可不可以用来满足骑行、健身、购物、休闲娱乐等等。市绿化园林局规划建设处朱海琦说,在合适的地段可以让共享自行车企业进入,参加管理。同时,也酝酿在部分绿道安置健身器材。
来源:金陵晚报;
点击下方图片或链接进入苏宁有房
了解更多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