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在新冠肺炎确诊过程中出现“假阴性”情况,即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但是核酸检测报告阴性,给疫情防控带来不小挑战。一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这类报告促使医护人员采取多重措施确诊感染者,并采取更加严格的隔离措施来防控疫情。
据《新京报》报道,一位武汉来京的发热肺炎患者2月5日在中日医院呼吸四部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此例患者入院前三次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甲流核酸检测阳性,因此于1月30日以“重症甲流”收入院。入院后插管上呼吸机,通过肺泡灌洗检测才发现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公开资料显示,除中日医院这名“假阴性”患者外,浙江、宁夏、福建、天津已出现多例核酸检测“假阴性”病例。
针对这一情况,2月9日,新闻发布会称,任何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都不可能是100%阳性,对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也不例外,“假阴性”在所难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高占成说,核酸检测结果也受患者病情轻重、疾病不同阶段、取样方式方法、实验室检测条件影响。
“任何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都不可能是100%阳性,但对于确诊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是不可或缺的手段。”高占成在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初次检测阴性的疑似患者,按照现行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要求,还需在定点医院隔离观察。”
对于假阴性是否会导致漏诊的问题,专家们表示,不必过分担心,病例的确诊和排除,除了核酸检测,还将结合流行病学史(epidemiological records)、临床症状(clinical symptoms)、CT影像(CT scan imaging)等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