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讲,《中国》既不是纪录片,也不是电影,是处在纪录片与电影中间地带的一种类型。在保留纪录片叙事方式的同时,为观众带来电影级的听觉与视觉享受。一经播出,便令人耳目一新,赞不绝口。
图 1 中国
配音
采用女声进行配音的纪录片本就不多,历史类型则更加罕见。但女声每次出现,都会带来出人意料的效果——清新的《货币》,可爱的《苏东坡》,散文诗一样的《梁思成与林徽因》……
《中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男人之间的大戏,通过周涛的女声进行平衡,历史不至于显得太过刻板、沉闷、冰冷。就连何炅的男声,也是轻声细语的。
导演李东珅说他听过欧阳娜娜的配音,感觉“很惊喜,萌”,并且表示以后会考虑出张含韵、陈鲁豫、黄轩、黄晓明等明星配音的版本。尝试不同的配音可能与解说词有关。毕竟解说词走的是文艺路线,而非学术路线。
可是,不学术,并不代表不用心。谁规定讲述历史一定要板正、严肃呢?不板正,并不代表不认真;不严肃,并不代表不专注。
配乐
配乐大师梅林茂,曾为许多影视作品进行配乐。喜欢看电影的人,应该都不会觉得陌生。
大家出手,不同凡响,《中国》的配乐,一如既往地优秀。时而怡然自得,时而躁动不安,时而欣喜若狂,时而悲痛欲绝;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歌舞升平,时而危机四伏……人物的情感,环境的气氛,数不清的情绪相互牵引、纠缠、交融,轻重疾徐,张弛有度,令人心醉神迷。
画面
要说最令人惊艳、惊喜与惊叹的,还是那一幅幅极具“绘画感”的精美画面。李耳谈“道”,孔丘读《易》,墨翟做“小孔成像”实验,孟轲阐述“社稷”理念,庄周“晓梦迷蝴蝶”……一个个意味深长的历史瞬间,像山水画卷一般缓缓展开。雅致的布景、精心的构图、饱满的色彩,让富有韵味的影像蒙上了一层油画般的质感。
图 2 李耳
图 3 孔丘
图 4 墨翟
图 5 孟轲
图 6 庄周
想要在视觉上达到如此出色的效果,就不得不谈一下主创人员提出的“假定性”美学,以及“去剧情化”拍摄手法。
假定性
古代的人物、事件,现代人谁都没有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过,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有。只能通过“假定性”地想象,进行情景再现……
《汉字五千年》《楚国八百年》等纪录片,采用画外音、人物访谈与情景再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拍摄。采访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给人以严肃、权威的感觉,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不过,这也限制了画面的表现空间,试想一下,做人物访谈,能在视觉上玩出什么花样呢?
到了《河西走廊》,只保留画外音与情景再现,无须把镜头对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这种的方式固然可以解放画面的表现力,但是创作的自由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片中依然出现了大量的包含古代遗迹、考古现场等现代元素的镜头。
而《中国》做得很彻底,大胆采用类似舞台剧的形式进行拍摄。象征性、写意性的场景,给导演、摄影师、演员、美术设计师、置景师、特效师等所有参与创作的人,留下了充足的发挥余地与无尽的想象空间。
拍摄时,故意消除某些环境的时代特征,像草木、山水、沙漠,甚至纯色,不管放在哪个朝代都不显得突兀。即使搭建实景,也很少有完整的场景——一面墙,半间房,几张屏风,几扇门窗……既省去了烦琐的置景工作,又节约了大量的制作成本,还达到了“写意”的目的,一举数得。
荀况站在城楼送别李斯、韩非两位弟子,周遭的环境只有天空与城墙,画面简洁,意图清晰。
图 7 荀况
李斯入秦后,服饰、环境、面部表情都有明显的“黑化”倾向。
图 8 李斯
韩非之死的细节,后人无从知晓,只能靠想象。
图 9 韩非
嬴政与群臣议事,边边角角的地方直接用黑色填充,黑暗中的细节,需要观众依靠自己的想象和意愿来构建。
图 10 嬴政
嬴政在完成了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全部改造后,于海边极目远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如果读过类似的诗句、词句,即使没有画外音进行解说,也能理解其中潜藏的言外之意。至于秦始皇到底有没有这样的看海经历,已然变得无关紧要。
图 11 嬴政
有趣的是,这些“假定性”的场景并不会让人觉得很假。看京剧、昆曲、豫剧、黄梅戏,会觉得假么?不会。看歌剧、舞剧、话剧、音乐剧,会觉得假么?不会。因为在看这些类型的作品时,关注的焦点早已不在服饰、道具、布景上面了,它们是真是假无足轻重,要的是那种意境,那种感觉,那种韵味。这一点,《中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去剧情化
拍摄《中国》的理念是:“像拍现实纪录片那样去拍摄历史纪录片。”拍摄时,就像是摄影师带着摄影机穿越到了不同的朝代进行抓拍,捕捉特定时代的人物状态、生活片段与精彩瞬间,而不是拍摄具有强烈戏剧化对抗的情节,从而淡化表演、淡化剧情。
拍摄吃喝、玩乐、就寝、行走、交谈、思考、办公等场景,不仅能够“去剧情化”,还能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伟大人物和普通人一样,要吃饭,要睡觉,有酸甜苦辣,有喜怒哀乐,会碰到生活中的烦恼,会遭遇工作上的困扰。
刘彻与窦太后明争暗斗,更像是家庭矛盾,远没有小说、电视剧渲染得那般惊心动魄。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司马迁撰写《史记》;班超平定西域——一件件影响深远的历史大事,看上去却是那样云淡风轻。
图 12 刘彻
图 13 董仲舒
图 14 司马迁
图 15 班超
叙事视角
以往的历史纪录片,大多以全知全能的旁观者的视角讲述故事。《中国》则全然不同,每一集都会聚焦两三个历史人物,通过他们的眼睛看待时下发生的事情。孔丘看到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荀况看到秦国变法图强,刘彻看到治国安邦面临的种种难题,阿倍仲麻吕看到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与恢宏气度……
跟随他们的眼睛,跟随他们的耳朵,跟随他们的思绪,去看、去听、去感受,观众不知不觉深陷其中,恍若置身其间,与他们一同欢喜,一同悲伤,一起飞扬,一起落寞。就这样,不经意间,艺术感染力产生了。
不管怎样叙事,纪录片都难免或多或少地掺杂现代人的情感、思想与意识,这是事实。可是,仅仅改变一下叙事视角,就能换来迥然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也是事实。
升格镜头
借助佳能 EOS C500 Mark II 数字电影摄影机,全程采用 50P 升格镜头进行拍摄。此外,还使用佳能 EOS C300 Mark III 作为辅助,它支持 4K/120P 高帧率记录,能充分利用升降格捕捉饱含情感的影像。
字母 “P” 是英文单词 “page” 的缩写,译成中文是“页”“张”“格”的意思,50P 就是 50 张(连续的)画面。由于《中国》主要在电视与网络媒体进行播放,而不是在电影院放映,故而采用电视制式的标准进行拍摄。中国采用的电视制式标准是 PAL,25 格/秒(电影一般是 24 格/秒),高于这个帧率叫“升格”,低于这个帧率叫“降格”。拍摄时使用 50 格/秒的高帧率,播放时改换 25 格/秒的低帧率,这就形成了片中随处可见的慢动作。
慢动作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仿佛整个世界都凝固了,静止了。
这种拍摄手法,在《尘与雪》中出现过,主要用来表现人及动物身上存在的灵性与神性。
到了《中国》,则是为了配合“假定性”美学来营造一种山水画般的意境,宁静、恬淡、幽远,特别贴合中国古人的气质。
司马睿与王导,一个来自晋朝皇室,一个来自世家大族,他们一起南下建康——前期的生活虽然有些阴郁、烦闷,但仍不失恬静、雅致;后期则诚惶诚恐,时有兵革之祸。魏晋本就是极度黑暗、动荡的历史时期,无论是王公贵胄,还是世家大族,抑或是普通百姓,人人自危。让流动的画面慢下来,不仅可以强化生活美好、岁月静好的感觉,还能淡化社会的严酷之风与人物的暴戾之气。
图 16 司马睿
图 17 王导
拓跋宏带领鲜卑人全面汉化,萧衍对佛教进行本土化改造,这些本是剑拔弩张、腥风血雨的场面,却因为“慢”而让人产生一种逐渐融合的错觉。
图 18 拓跋宏
图 19 萧衍
表演
弱化表演,并不代表没有表演。
宇文泰,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机警、果断、霸气,不怒自威,令人望而生畏。
图 20 宇文泰
隋文帝杨坚,谦和中带着威严,很有帝王风范。皇后独孤伽罗,清冷、孤傲,但与丈夫、孩子在一起时却又显得那样温婉、可亲。杨坚与独孤伽罗,那亦夫妻、亦战友、亦知己的爱情,令人羡慕、向往。
图 21 杨坚
图 22 独孤伽罗
在一些提供电影资讯的平台,见到演员列表中有汪涵、何炅的名字,可看完了全片也没发现他们到底演了谁。选角导演独具慧眼,造型师心灵手巧,片中的主要角色,一点儿都不觉得出戏。
争议
《中国》最有争议的地方恐怕就是片名了,题目大得吓人,短短十几集能撑得起如此宏大的命题吗?即便推出三季,全部内容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多集,依然显得极为单薄。就拿中国文学来说,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具体到每一个分支,依然无比庞杂。中国的小说,单单一部《红楼梦》就形成了一门很大的学问,更不用说其他的作品了。
不过,就第一季所呈现的内容而言,“中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地理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政权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民族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概念,借助一个个密切相关的历史片段,探讨中国各个时期的思想、制度及文化,而非与中国有关的一切。
尽管如此,片子命名为“中国”依然令人迷惑,容易引起误解。不过,这种做法也有一个极大的好处,以后若拍中国服饰、中国饮食、中国医药、中国建筑、中国科技、中国武术、中国文学、中国绘画、中国书法、中国音乐、中国乐器、中国动物、中国植物、中国名山大川等诸多与中国相关的内容时,就无须更换片名了。
借古喻今
比较容易出好作品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贴近现实生活,一种是紧扣时代脉搏。
毫无疑问,《中国》属于后者,无论是立意,还是选材,都是紧紧围绕思想、制度、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及多民族的融合进行的。借古喻今,不言自明。
全片有一个格外引人注目的现象,不管多么暗淡的画面,总会有一束温暖的光照射进来。到了唐朝,这种光洒满每个角落,占据整个画面。光,颇具象征意味,是思想之光,是文明之光,是希望之光。那一束束光穿越时空,最终都融合在一起,照亮大唐。
在大唐,看到了最出人意料、最令人惊叹的景象。前面铺垫了那么多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到了这一集,话锋陡然一转,慢条斯理地讲起了“小人物”的故事。如此精心的编排,其用意十分明显——“大人物”苦心孤诣地奋斗,终究还是希望“小人物”能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阿倍仲麻吕、李巧儿、米福山与维耶维斯,东瀛、大唐、西域各选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讲述。这样巧妙的搭配,其意图也很显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多个民族和谐共处,其乐融融。
图 23 阿倍仲麻吕
图 24 李巧儿
图 25 米福山与维耶维斯
看到李巧儿“离婚”那一段,内心无比震惊:“女方主动提出离婚?一千多年以前,人们的思想就已经这么超前了吗?!”特意强调“超前”一词,表示“超越当前的”。即便是现在的人,也远远没有唐代那么开明、圆融、通达。离个婚都能让人感觉轻松、舒适而美好,这样的事也只能发生在唐朝了。
仍旧在大唐,古圣先贤、帝王将相汇聚一堂,纵酒欢歌,谈笑风生。这是一个颇具象征意味的场面。本来不同时代的人是不可能相遇的,但大唐就有这样的魔力,可以让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从春秋晚期到隋朝末年,千余年来积蓄的能量,最终在盛唐彻底释放出来,缔造出一个兴旺发达、兼容并包的大唐帝国。这个国家,繁荣富强,欣欣向荣,有开放包容的思想,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有开放包容的风气,有开放包容的胸襟。思想的大一统,政权的大一统,文化的大一统,疆域的大一统,多民族的大融合,等等,这一切都为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唐盛世,凝聚着前人的精魂、心血与理想。他们都曾为这个美好的时代尽过一份心力,理应享受这个美好时代的美好生活。故而让他们在这里(象征性地)相聚。
相信这样的时代离我们不远了。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方面,中国脱颖而出,更能突显中国的思想、制度与文化的独特性、优越性,也体现了中华文明对人的终极关怀。以前,一直觉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虚无缥缈,不可触摸。大唐盛世让人们看到,“中国梦”是多么地形象而具体,是多么地令人心驰神往。未来,中国必将带着包容、宽容、雍容的气度,自信、洒脱、豪迈地走向世界,走向全新的盛世!
不管是听觉,还是视觉;不管是“假定性”美学,还是“去剧情化”拍摄手法;不管是叙事角度的选择,还是升格镜头的运用……创作者们运用一系列娴熟的技巧,构筑他们心目中的“中国”,致敬中华文明。历史变得不再刻板,不再沉闷,不再冰冷——它仿佛有了活力,有了趣味,有了温度;它是那样和蔼可亲,它是那样平易近人;它好像长出了灵动的翅膀,穿越电视机和网络设备,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季,两季,三季,五季,十季,百季……达到这样制作水准的《中国》,有多少,我就看多少,怎么看都不嫌多!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爱你哟!比心。
文中涉及纪录片:
《中国》:李东珅、周艳、付永强,导演;中国;中国(China),2020.
《货币》:李成才,导演;货币(Money);中国(China),2012.
《苏东坡》:杨光照、张晓敏,导演;苏东坡;中国(China),2017.
《梁思成与林徽因》:胡劲草,导演;梁思成·林徽因;中国(China),2010.
《汉字五千年》:刘军卫,导演;汉字五千年;中国(China),2013.
《楚国八百年》:张晓敏,导演;楚国八百年;中国(China),2014.
《河西走廊》:王新建、赵启辰,导演;河西走廊;中国(China),2015.
《尘与雪》:格利高里·考伯特(Gregory Colbert),导演;尘与雪(Ashes and Snow);美国(USA),2005.
文中涉及图片:
均出自纪录片《中国》,根据芒果TV线上视频资源进行截屏、裁剪并经过一些简单处理制作而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下面以“Minutes(分):Seconds(秒)”的形式予以标注,给出截图在视频中出现的具体位置:
图 1:第1集,04:53;
图 2:第1集,10:56;
图 3:第1集,46:01;
图 4:第2集,04:11;
图 5:第2集,20:28;
图 6:第2集,21:32;
图 7:第3集,31:40;
图 8:第3集,42:24;
图 9:第3集,43:56;
图 10:第4集,04:15;
图 11:第4集,30:48;
图 12:第5集,08:35;
图 13:第5集,29:43;
图 14:第5集,47:10;
图 15:第6集,22:02;
图 16:第7集,29:56;
图 17:第7集,36:57;
图 18:第8集,16:32;
图 19:第9集,22:57;
图 20:第10集,33:24;
图 21:第11集,32:44;
图 22:第11集,09:15;
图 23:第12集,02:36;
图 24:第12集,09:49;
图 25:第12集,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