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底的台北ComputeX上,AMD官宣了Ryzen的第三代产品,号称相比Ryzen 2000系列的产品在IPC上有15%的提升,同时借助于新的模块化设计方案以及台积电的7nm制程,在核心数量上也再次提升,将性能级产品的规格首次推高到12C/24T。看上去十分美好的物理规格,再搭配上诱人的价格策略,让不少人纷纷瞄准了7月7号的Ryzen 3000系列首发,但综合各种因素,还是建议首发之时先暂且观望。
观望理由1:价格跳水
仔细观察Ryzen系列处理器的价格曲线就会知道,通常在上市一个月之后,AMD都会进行一次幅度可观的价格下调。而且这种调价并不是基于电商的活动,而是实打实的价格下调。相比之下,Intel的处理器在价格曲线上就稳定得多,至少不会像Ryzen那样,买了不到一个月就拍大腿惊呼“亏大了”。
Ryzen的3款销售主力型号,基本上都在发售1个月后进行了价格的下调(均以电商平台售价为准),且一路走跌
另外就是,AMD的处理器在保值性上一直都比较差,例如两年前的第一代Ryzen性能级的最高型号Ryzen 7 1800X,现在在“X鱼”上的价格基本在1400~1600左右,而比它发布更早,官方售价更低的Core i7-7700K,目前的二手价位还在2000上下徘徊。这意味着:一,买得越早,出二手时候会亏得越多;二,如果真想试水Ryzen,其实不如在一两个月后观望下二手市场,通常会有惊喜。
观望理由2:分离结构前景不明
Ryzen 3000与前两代Zen/Zen+架构产品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不再使用CCX模块的组合结构,而是使用1个(或2个)CPU核心模块+1个I/O模块来组成一颗CPU。这与处理器进入多核心时代15年来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的发展路线是背道而驰的。
这种I/O与计算核心分离的结构只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更好地控制制造成本。首先由于结构分离,将大核心变成了多个小核心的组合,晶圆切割的良品率将大幅提升。同时,分离结构还允许使用不同的制造工艺来进一步降低成本:这次Ryzen 3000系列的核心使用了相对昂贵的台积电7nm工艺,而I/O模块则换用更便宜的GF 14nm。AMD的官方说法则是这样的分离结构能够提升处理器的制造灵活性,比如8核心的Ryzen 7就只使用了1个CPU核心模块+I/O模块,而12核心的Ryzen 9就使用了2个核心模块搭配I/O模块。
Ryzen 9 3900X的结构布局,每个8核心CPU模块会屏蔽掉2个核心
这个听起来很理想化的解释,对于比较年长的DIYer来说就不那么美好了:因为现在这个结构,同十年前的CPU+北桥的结构几乎如出一辙,只不过是把主板上的北桥芯片,做到了处理器的Chip上,然后换了个名字叫“I/O模块”。然后I/O模块要通过Infinity Fabric与CPU核心模块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将可能使得内存延迟变得非常巨大。Ryzen 1000和2000系列的内存延迟已经很高,由此而导致在很多高内存敏感度应用(例如游戏、仿真计算)中表现得远不如同级别的Intel产品,而现在Ryzen 3000的内存延迟恐怕更是不容乐观。想必这代处理器翻倍的三级缓存容量也是想通过增加容量提升命中率来减少跟内存的数据交换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地弥补内存延迟增大的影响。
也许有人会说发布会上苏妈不是已经展示过PUBG的游戏性能了么?Ryzen 7 3800X与Core i7-9700K基本持平。但实际上发布会你懂的,为了效果大家都是要特挑表现最好的应用放上来展示。PUBG本身就是个GPU敏感型游戏,处理器的性能差距在游戏里很难展现出来。如果真的要看CPU的游戏性能,恐怕还是得等媒体测试处理器拿到手,然后运行CSGO、《全面战争》这样对处理器性能敏感的游戏给出的数据才靠谱。
这种空旷场景下跑出来的帧率,绝大多数压在显卡瓶颈上,并不能真实表现出CPU的性能差异
因此,建议打算入手Ryzen 3000自用的玩家,还是要等真正的测试数据出来之后在考虑是否值得购买。而只是为了尝鲜玩一把的用户就无所谓了,毕竟你们如果不买,上面说的那些翘首期盼你们的低价二手甩货的兄弟就没着落了。
观望理由3:7nm是否踩雷
Ryzen 3000系列的另一大噱头就是使用了台积电的7nm工艺。如今随着处理器架构优化的日臻成熟,每一代处理器在架构变化上带来的性能提升已经不甚显著,反而是制程的更新会带来功耗的下降和运行频率的提升,进而带来整体性能的大幅增长,因此制程的升级换代也更被玩家所关注。
然而7nm虽然在数字上看上去十分美好,但由于这个数字的标称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不过是各家厂商自行定义,因此台积电的7nm比Intel的14nm和10nm究竟是否哪个更先进恐怕还尚未可知。一个非常重要的例证就是Ryzen 3000系列里频率最高的Ryzen 7 3800X在105W TDP的情况下也只有3.9GHz的基准频率,单核Boost上限只有4.5GHz——如果7nm真的如想象的那般强大,恐怕AMD也不会把频率定得如此保守吧?毕竟Intel靠着不断优化 14nm++都能催生出Core i9-9900KS默频4.0GHz,全核睿频5.0GHz这样夸张的频率表现。
7nm制程下只有这样的频率/功耗表现,显然并不能让人满意
换句话说,即使7nm真的出色,在AMD手里也未必能成为制胜的法宝。比如AMD最新的顶级显卡VEGA II,也是台积电的7nm工艺,但在性能以及能耗比上却被同样出自台积电的12nm工艺的GeForce RTX 2080 Ti碾压。因此可以说制程虽然很关键,但如果架构落后太多,那依然不够翻盘的。在台积电轻车熟路的GPU上都是如此,何况是台积电基本没有经验的更复杂的x86架构处理器?
从价格、性能、兼容性等多方面考虑,Ryzen 3000系列处理器虽然顶着无数的光环出场,但实际上光环背后的隐患也绝对不容忽视。所以即使打算入手,也还是建议采取先行观望的策略,切勿为一时冲动买了颗“看上去很美”的处理器,毕竟想再换回Intel平台还要连带主板一起更换,再加上AMD二手折扣比较狠,损失的真金白银那可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