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愿意相信发动机最便宜,原因大抵是发动机对于整车的意义过于重要,但重要与否与成本没有必然的联系。过去十年时间自主品牌针对动力系统做出了长周期高频次的费用投入,这使得过去几年中国产车解决了发动机的问题,漫长的过程中不仅仅建立了生产线,还积累了出色的技术专利,我们的技术有多成熟,就代表着我们的生产成本有多低,在三大件中,发动机相比于变速箱、底盘,对于厂家来说是最便宜的部件。
当然对于消费者也是如此,发动机坏了维修并不难,但自动变速箱坏了,就头疼了。与业内工程师交流过这样一个话题:你觉得三大件中什么最难?我希望听到的答案是自动变速箱,但他告诉我是底盘。
他的依据是这样的,发动机技术透明到极致,大多数中高级工程师都有设计发动机的经验,自主品牌想要做发动机并不难,我们有现在的技术积累,也有自己的工程师团队,你可以看看现在有几个国产车没有自己的发动机,而且都不止一台,从用户角度上来看,发动机拉缸了,烧机油了,缸垫呲了,这些对于任何一个路边维修店来说都不是问题,便宜的两千,贵的四千都能给你修好,而且性能不衰减再用几年没问题。
他告诉我:其实大家都不知道动力系统的成本占比是多少,今天咱就曝光一下,如果说三大件的成本是100%的话,那么发动机的成本占比基本上是最小,专利自属的情况下基本上只是均摊的设计成本以及物料、人力、产线成本,我们没有细算,但很低可以算到15%甚至10%,其次是变速箱,如果自产变速箱,成本也能控制到20%,但如果是外购变速箱,那成本就能达到40%,你去看看ZF、爱信对我们卖都是大几千、上万,至于动力系统我们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精力研发,如果是四驱车,那么买博格华纳的四驱系统会让底盘成本更高,占比过半都有可能。
当然,这只是他口头估计,但也点名了一些外界不知道的信息。
对于工程师而言,底盘其实是最难,最系统的东西,前悬调好做后悬,羊角做好做摆臂,连杆做好做减震,涉及到的东西太多而且也太系统,消费者追求紧致的操控性以及出色的底盘回馈在宝马上可以全部满足,但我们为什么都做不出宝马的操控?因为我们在底盘系统方面的积累太少。
过去多年我们都在逆向做丰田、本田的底盘,CRV、思域、卡罗拉、RAV4成为重点模仿对象,消费者跟厂家对底盘的概念就是有就行了,毕竟这属于隐性表现,相比于发动机直面带来的驾驶感受,底盘过去那么多年不被重视,这使得现如今我们的底盘很差,每个车企对底盘、平台的投入每年非常大,虽然对于用户来说底盘不需要更换,仅仅需要更换零部件,但对于车企来说,这个成本高了老去了,远远高过发动机。
对于车企,对于消费者来说,变速箱都是一大块投入,过去几年我们针对发动机的突破让不少车企忽略了变速箱,因为我们有能用的手动变速箱,但是随着消费的改变我们对手动变速箱的需求越来越少,自动变速箱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很遗憾我们没有,一方面是外企的技术封锁,另一方面是我们技术的薄弱,内外压力下就是造不出来。
所以我们看到了格特拉克、派沃泰、爱信、ZF等变速箱蚕食国内市场,即便当下每个车企都离不开这些变速箱,10万级产品采购的变速箱成本平均要达到8%,这个是硬性支出一点不能省。对于消费者来说,变速箱也是一个部件,好的变速箱可以随车报废,那么不好的变速箱,大家看看高尔夫6那台DSG就知道了,后期更换一个几万块,换一个EA211才多少钱?这就是成本使用差距。
车企可以生产出好的发动机,但是好的变速箱我们没有只能采购,从生产成本上来说后期通过铺货走量发动机成本降到最低,我们也不需要缴纳专利费用,仅仅是生产线、人工、物料均摊出来的费用,但是变速箱的成本就完全不一样,想要好的就必须要采购别人,ZF、爱信、沃派泰的变速箱一台成本高的可以破万,无法抹去的成本。
所以在三大件中,成本最便宜的就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最贵的其实是底盘系统,它贵在车企研发上,如果是四驱系统,还必须要采购外资的四驱,其次便是好的变速箱,我们依然需要采购,当然一些车企可以通过自我生产变速箱来降低成本。
曼牌(MANNFILTER)空气滤清器C26106科鲁兹英朗1.6L 1.8L
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