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年 4 月 20 日,中国在这个春天正式“入网”,然而电脑是在 2000 年后,才“飞”入寻常百姓家,到如今,遍地互联网冲浪金牌选手。
图源:pexels
现在,中国当年的初代网民都开始保温杯泡枸杞了吧,他们当年是怎么上网的呢?那是种什么样的体验?请看下文,感受一番当年的上网 “门槛”。
以前的瓶颈 VS 现在的平淡无奇
看了以下描述,你是否因感到熟悉而暴露了年龄?
1. 王旁青头兼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
2. 曾和小伙伴攀比谁背的 DOS 指令多;
3. 家人打电话回家发现被占号了,打不通;
4. 家长曾在某天,收到一张天价网费单而自己惨遭 “毒打”;
5. 在学校上计算机课程,进机房前要给鞋子套上塑料袋,以防灰尘进入设备。
不少人当年刚接触互联网时,有不少专门背诵五笔输入法的。因为以前输入法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选择,不像现在可以输入词组。
而在更久远的时期,不会 DOS 指令可是连机都开不了的!而现在说起 DOS 指令,感觉就像是在回忆某种失传的手艺……还有拔个鼠标都会直接导致电脑死机,家里来电话了网络就立刻掉线,这些极具年代感的场景。
多图杀猫!
在早期的论坛里经常有类似:“警告!多图杀猫!” 标题的帖子,这放到现在,算是很多小朋友难以理解的网络黑话。这就是带宽小、设备配置低、网络不稳定的早期互联网世界。
意为该帖子图片较多,如果你的速率很慢、带宽不足造成设备抗不住,网页的载入时间就会比较长。想象下如果用 1994 那一根仅 64K 的国际专线上网,这网速放到今天实在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 26 年间,数据传输从有线走向无线,在过去学生时代住宿上网,还得接 1-2 米的网线绕到自己的床位上,而现在几乎人人都用无线上网。
图源:pexels
我们现在有不少操作都在“云”上,加上人均设备持有率高,家居逐渐在智能化,连宠物自动喂食器都可联网,这一家上下的设备全加起来还真不少。
好在我们正迈入 5G 门槛,英特尔将支持 5G 调制解调器解决方案,未来笔记本除了 Wi-Fi 6(Gig+)无线网络解决方案,在 5G 连接性上也会得到提速,连接能力好上加好。
如今 Wi-Fi 6 较之第四、五代,它的速度更快,而且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不怕拥挤! 英特尔® Wi-Fi 6(Gig+)使用 160MHz 信道,可获得真正的千兆以上的速度,比主流的 Wi-Fi 6 解决方案快 2 倍¹,比上一代 Wi-Fi 5 也就是 802.11ac 快近 3 倍²。而且在多设备连接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性。
USB 接口出现之前是怎样用外设的?
在 USB 接口流行之前,平台互不兼容,各种接口数不胜数。常见的有 2 种针脚,区分为:
用于鼠标等串行设备的串口(COM);
还有相对来说用于打印、扫描等较“高速”的并口(LPT);
在当年想要和小伙伴联机打游戏的话,就得用 LPT 口联机线。
到了 USB2.0 那会,大家普遍追求内置接口齐全,买笔记本的推荐语基本是:
xxx、xxx、xxx 接口,这仨必须有!
笔记本的接口不可忽视!不能不管不问!
现在 Thunderbolt™ 3 协议规范已开放,我们可以免版税使用后大可不必追求接口齐全,因为 Thunderbolt™ 3 有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所以在选购时笔记本的接口不可忽视,这一句话放到现在依然是对的!
最高支持4屏外显(1080P)
Thunderbolt™ 3 比起 USB Type-C 接口,速度提升了 4 倍,最高可达 40Gbps,它可以同时支持两个 4K 60Hz 的显示器同时使用,传输速率高同步、显示延迟低。如果你追求 5K 显示器,它也可以稳定地保持在 60 Hz 的刷新率下。
联想 YOGA S740,它搭载原生集成 Wi-Fi 6 (Gig+) 的英特尔十代酷睿处理器,减少音画卡顿。配备 Thunderbolt™3 接口,传输速率高,支持4K显示器同步显示,在连接性适合习惯多屏的工作者,集 100W 供电、显示传输、数据传输于一身,这下你还追求接口要齐全,越多越好吗?
走进新“十代”
我们的生活随着加入互联网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技术也一直在迭代进步,这里面有时代的痕迹。
从接口互不兼容到Thunderbolt™ 3 的出现,接口步入精简化、一口化。上网也不用担心电话占线、动不动卡掉线了,原生集成 Wi-Fi 6 的十代酷睿处理器,有较好的连接性同时让性能与功耗达到平衡,以及在续航方面,终于可以“丢掉”充电器了!
十代酷睿处理器在拥有高性能的同时,兼具连接性、和人工智能技术。得益于这些技术,笔记本在体积上摆脱笨重、在连接性上破除延迟卡顿,性能也足够抗压。
总而言之在这 26 年间不断进步的互联网技术,从 DOS 命令操作电脑,到 Win95、Win98、Win XP 等智能系统操作方便,还有笔记本的“瘦身之道”——外形轻薄、一口化,从连接性到智能性,全面构筑流畅的网络体验,各个方面都在尽力做到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