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快拆 大徐快拆

苹果推出HomePod,消费者认不认可?!

从智能手机到智能音箱,苹果这条路走的并不顺利。2010年iphone4的发布,让苹果手机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颠覆了智能手机市场,而8年后,homepod的问世虽然广受好评,可惨淡的销量并没有让其在智能音箱界掀起太多的波澜。

通过数据了解,homepod自发售以来单季度最好成绩是18年第一季度的第四名,60万台的销量只占到当时6%的市场份额,远不及Amazon(400万台)和google(240万台)的销量,甚至不如只在国内发售的阿里(70万台),而自此之后每个季度均稳定在第六名的位置,市场份额也在4%-6%之间浮动。

面对产品叫好不叫座的窘境,苹果公司甚至组建了一支团队来拯救销售疲软的homepod。其实深入了解便可发现,与其他智能类音箱相比,homepod绝对算得上是异类,制约其销量的原因,除了价格因素,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作为一款智能产品,homepod最大的软肋就是不够“智能”。

过度注重音质,智能化功能缺失

苹果将homepod的重点放在了音质,而并非功能性,产品定位更像是家庭扬声器,而非智能语音助手。从配置来看,A8芯片、列阵扬声器和麦克风,高端零部件均用于为音质服务。因苹果系统独有的封闭性,流媒体播放器仅自家的apple music可供选择,而想把其他音乐上传到homepod,也仅能靠airplay,这在排除了一大批非苹果用户的同时,也限制了苹果用户的可选择性。

反观其他品牌,通过AI语言把智能音箱提升到了另一个维度,不仅支持各种流媒体播放软件,音箱还可以与其他软件和硬件智能设备互联,实现网器联动,订外卖、叫车、洗衣服……各种智能化的功能满足了用户多元化的需求,由此链入的各行各业已形成了生态网,可覆盖到的用户群体更为广泛。

定价高,受众市场有限

homepod之所以会定到349美元的高昂价格,除了产品定位高端,成本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苹果产品的物料成本占到定价的40%,而Homepod占到了定价的62%、材料成本太高导致产品在价格上基本上没有太多可调整的空间。

去年第四季度,homepod销量曾出现过一次较大同比增长,从160万台增长至260万台,经过 Strategy Analytics 的分析,这是得益于较大的优惠折扣。百思买等国外经销商也曾在去年感恩节、圣诞节等促销活动中将价格下调至199美元,最终成功提升销量。

与苹果主打高端市场形成对比,Amazon、google甚至国内的阿里和小米,他们都是通过抢占了中低端市场,让音箱产品可以深入到更多家庭,因而普及率和销售量更好。

如何拯救Homepod?

如果苹果真意图通过组建团队打造下一代产品拯救homepod在市场上的低迷表现,那现在摆在台面上的问题已经非常明确了。

第一步就是提高homepod智能性,让其更开放。扩大软硬件智能连接的包容度,进一步丰富产品的功能性,可开放蓝牙传输,在升级airplay和apple music的同时,兼容更多流媒体播放器,给到用户更多的选择。

第二步调整价格。不必过分执著与高端市场,通过降低成本,推出售价更低的homepod,进一步打开中低端市场,毕竟以降低准入门槛的方式,让更多人有机会体验苹果生态,这一点足够有吸引力。

热卖爆款
没有更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