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三星与苹果争夺的核心不是高科技技术,却是一种金属资源——钴矿。
对很多人来说,完全不懂何为钴矿,听起来是一种金属资源。但是实际上,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手机、电脑到电动汽车等,它们都离不开钴这种金属资源。
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家智能手机品牌,三星和苹果最近却在全球抢夺钴矿资源,这些行动引人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
3月13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三星电子旗下的三星C&T公司正与刚果矿业公司进行谈判,和苹果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争夺电动汽车的核心供应金属。据相关人士透露,三星C&T公司已经联系Somika SPRL,在购买铜的过程中购买其在刚果民主共和国Kisanfu矿山生产的钴。虽然本次会谈尚不清楚三星将购买多少钴,但是三星正和Somika洽谈。
从一个月之前说起,当时彭博社同样报道,苹果公司正与钴矿所有者谈判,打算购买长期的钴矿供应。毫无疑问,苹果的iPhone手机是全球最大的钴电池用户之一,而全球约25%的钴需求来自智能手机。
神奇的钴
根据百度百科介绍,钴是一种高熔点和稳定性良好的磁性硬金属,它具备永磁性、耐高温性,是制造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器、机械制造、化学和陶瓷工业。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
从唐朝时期,中国人就开始使用含钴的材料,著名的唐三彩的蓝色就来自钴的化合物,而明代的景泰蓝则将钴的使用达到了极致。到了20世界70年代,钴酸锂电池被发明,开始渐渐应用于消费电子设备。
今天,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都会用到钴,而且钴是锂离子电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应用于现代小器件。据悉,一部智能手机会使用约8克精炼钴,而电动汽车电池需要的精炼钴则超过1000克。
以苹果为例,该公司每年销售数亿的电子设备,包括iPhone、iPad和Macbook,甚至iWatch的电池,都会需要大量的钴资源。因此,媒体披露苹果正寻求每年锁定数千吨的供应合约,合约期限为5年或更长时间。
实际上,不管是苹果,还是三星,我们看到科技巨头对钴矿追求的真正原因是钴矿资源供给的有限和市场需求的急速扩大。
新能源汽车提升对钴的需求 但全球钴供给却非常有限
钴作为一种伴生金属,67%来自铜伴生,32%来自于镍伴生。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的统计,全球探明陆地钴资源量约2500万吨,储量约720万吨,储量高度集中在刚果金、澳大利亚和古巴。钴资源的分布也不平衡,刚果金、澳大利亚和古巴三国储量之和占据全球总储量的68%。
(图片引用自知乎)
其中,刚果金是钴储量最丰富的国家,钴存储约34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47%,刚果金钴产量占全球钴矿产量的63%。可以说,全球三分之二的钴矿供应来自刚果,但是这里充满了暴力和战乱,并且部分钴矿仍然在使用童工。
从2014年到2016年,全球钴矿每年总产量基本维持在12万吨左右,产量难以再上新台阶。
另一方面,全球市场对钴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根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年产钴有一半被用于制造锂钴电池,而约四分之一是直接用于生产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兴起和流行,原有的钴矿供应平衡被打破,市场对钴的需求将成倍增长。
2016年全球精炼钴消费量9.4万吨,50%左右的钴应用在新能源电池,2016年生产的电池正极材料,其中64%含钴。全球市场,未来6年钴在新能源电池中的需求平均年增长速度在10%以上,而在中国市场,未来4年钴在新能源电池中的需求平均年增长速度约12.5%。
根据钴交易商达顿商品(Darton Commodities)估计,2030年全球钴的需求量将从55400吨增长到324000吨以上。毕竟,一辆新能源汽车的钴用量是普通手机电池的1000倍以上。
(图片来自彭博)
因此,对三星和苹果来说,提前锁定钴矿资源的供应,不仅有利于保证供给稳定,而且有利于控制成本,在市场上获得价格优势。
据彭博社的报道,本次会谈在本次会谈在Somika和C&T之间展开,C&T是韩国最大的商业交易部门和三星电子的子公司。本次会谈表明,自从2016年以来钴矿价格已经超过三倍后,该集团正渴望获得更多的钴。
而Somika也非常明白钴矿的重要性,“我们一般只做一年,最多两年,并且确保我们能优化钴矿价格,” Somika主席Chetan Chug说。
同样,三星的另一家子公司SDI也在为获得钴资源而发力。SDI专为汽车生产商提供电池,比如宝马。该公司计划从老旧的移动手机中重新提炼钴矿。就在上个月,这家韩国公司计划购买一家拥有循环利用技术公司的股份,从而确保长期钴资源供应。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金属资源,钴矿资源有限且集中。一旦市场对钴资源需求大幅增加,不仅将拉升钴矿价格,甚至导致某些行业和领域“无钴可用”。因此,三星和苹果的做法,直接锁定钴矿所有者,保证其供给,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
但是,作为钴矿资源不是很丰富的中国,国内手机厂商和新能源汽车企业是否也应该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