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在一众聚光灯下,小米CC9系列终于闪亮登场了。的确,作为主打女性消费者的轻旗舰,小米CC9系列不管是外观还是功能设计上,都十分贴近女性消费者的需求。
不过这款新机并非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而在7月1日,小米集团宣布的新人事架构调整却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据悉,小米集团任命集团副总裁张峰担任集团参谋长,并成立集团采购委员会,由其出任采购委员会主席一职。而这其实已经不是小米在公司架构上第一回大动干戈了。
随着今年手机行业整体大环境的不景气,小米也在逐渐补齐当前所存在的短板。而对于高速飞驰的小米来说,目前除了略显薄弱的线下渠道之外,可能就只剩下最令人头疼的供应链环节了。
成立采购委员会意图再次补强供应链
对于小米成立集团采购委员会的操作,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小米这样做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避免“历史中某些事件的重演”。
早在2015年,小米出货量破天荒没有达到8000万台的出货目标,而到了2016年小米更是遭遇了“滑铁卢”,出货量与市场占比皆大幅下滑。
当然外界也推测小米是不是遭遇了什么难关,而事实是在整个2015年期间,小米一直被供应链所困扰。本该在2015年发布的小米5硬是被拖到了2016年2月才与大家见面。
因此,不少业界观察人士分析,“小米的发展模式本身其实没有太多问题,唯独在供应链上迟迟打不开局面,令人有点担忧未来的前景”。
在业界看来,对于硬件厂商来说,交付可以称得上是最大的命门,而小米恰恰就是在交付环节上屡次出现了问题。
在2017年重新恢复增长后,雷军曾表示,“小米能够实现大逆转,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整个公司在2016年进行了全方位的补课。”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当时研发与供应链环节,皆是由雷军亲自负责。
2016年5月,小米宣布了新的人事架构调整,原来负责手机研发和供应链管理团队的周光平,转去担任首席科学家负责后方的手机前沿技术研究,而雷布斯亲自来带研发和供应链团队。
值得注意的是,张峰恰恰就是在2016年受雷军之邀加入到的小米,而且是主抓供应链。据悉,张峰由于在加入小米之前拥有丰富的供应链管理经验,所以在加入小米之后,他顺理成章成为了解决小米供应商元器件以及手机供应问题的“主心骨”。
而在今年年初,小米9也曾被爆出供货不足的问题。不过雷军立下Flag,如果小米9首月供应量没有超过100万,就亲自去工厂拧螺丝。当然,最后小米9系列上市首月的累计供应量突破了150万台,雷布斯正好“借坡下驴”。
小米CC9 美图定制版 8GB内存 256GB存储
去购买
但是供应链的问题始终是雷布斯解不开的心结,于是在618期间,小米召开了一个内部动员大会。雷布斯当时在会上表示小米中国区未来三年的策略概要,提出了抓紧5G机遇,稳打稳扎、三年决胜负、实现“稳三望一”的目标。而小米手机在加强线下扩张的同时,必然会增加销售环节,这就会对小米上游的供应链交付和采购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小米今年的战略重点是AIoT,随着智能硬件品类的扩张,供应链也势必要加强保障。
因此,此次集团采购委员会成立,并由张峰出任采购委员会主席,也是为了进一步保障小米手机以及其它智能硬件类产品在供货上不出岔子的关键所在。
供应链短板不补,AIoT只能算是幌子
要知道,在进入2019年之后,小米提出了全集团层面的“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
在5G爆发前夜,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万物互联风口即将来临,小米如果希望在中国区继续探索新零售、提升集团总体竞争力,全品类的总体供给效率非常关键。
而在供应链一侧,除了保障小米的手机业务之外,对于AIoT领域同样意义重大,尤其在今年整体智能手机市场表现低迷的背景下。
根据IDC的数据显示,全球2019年Q1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1亿部,较去年下降了6.6%,依然延续着下滑趋势。同时来自数据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也显示,2019年Q1期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样继续下滑,同比减少7%,环比降低12%。
如果手机厂商还是选择全部依靠手机业务的话,那么势必所面临的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前不久,我们在采访某位一线手机销售员工时,这位员工表示,现在手机越来越不好卖,平时到营业厅里买手机的人特别少,大家现在更喜欢去逛一些还销售智能硬件的专卖店。
从这点来看,小米做的更加突出一些。不过同手机一样,不管是智能硬件还是智能家居,都有可能面临同手机类似的问题。譬如米家这类智能硬件同样需要在交付上不能出现任何岔子。简单来说,在AIoT终端市场,小米同样面临着供应链压力。
因此,从组织上进行采购环节的保障升级,成立采购委员会加强集团协调管理力度,可以极大提高小米全品类产品的造血能力,也就是小米“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向集团纵深处发展落实的表现。
总而言之,小米如果希望走更长的路,靠“手机+AIoT”手机业务实现更多的营收,那么供应链上绝不能掉链子,不然早些年被众人吐槽的“饥饿营销”就有可能再次“复发”。
小米上市后七次大调人事架构为哪般?
实际上,从我们对小米长期的观察来看,自小米在2018年上市之后,已经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多次调整。
2018年7月23日,小米任命原手机部副总裁颜克胜为集团副总裁,兼任集团质量委员会主席;2018年9月13日,小米宣布设立集团组织部和集团参谋部,为了增强总部的管理职能;2018年12月13日,小米宣布将销售与服务部改组为中国区,任命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川兼任中国区总裁;2019年2月26日,小米宣布成立技术委员会,任命崔宝秋为集团副总裁和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2019年5月17日,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兼任中国区总裁,全面负责中国区业务开展和团队管理;2019年5月31日,小米宣布将原集团质量办公室与安全合规部合并为新的集团质量办公室,任命李涛为集团质量办公室主任。
不过在业界看来,回购股票只是治标不治根,小米一方更希望通过架构调整将公司尽快拉回到正轨之上,这点很符合大公司的操作思路。
写在最后
2016年,小米差点跌落神坛,雷布斯“披挂战甲亲自上阵”,主抓供应链和交付,同时集团内部多次进行人事调整,仅一年多小米终于触底反弹。而上市之后,小米已经踏上了全新的征程。而这一次,雷布斯不再孤军奋战,不过张峰能否彻底填补小米供应链环节中的漏洞,可能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大家又有什么观点呢?欢迎在评论区积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