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的构成,其实也不是那么复杂,主要由两部分:基础油和添加剂。
机油的添加剂旨在加强机油的几大功能:润滑功能、清洁功能、冷却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等。其成分大致如下,在后面我们会详解。
虽然添加剂很重要,但添加剂到底不是机油的主体,基础油占了整瓶机油85%左右的重量,所以,我们先来讲基础油。
基础油是怎么分级的?矿物质和合成的区别是什么?
早在1919年美国就成立了为基础油制定标准的组织——美国石油协会(API),当时它由近400家从事石油勘探、运输、炼油和销售的企业组成,目标是为了规范整个成品油的质量,此后他们将机油的基础油分为五类:
矿物质基础油(一类和二类)的天生劣势在于它是直接从天然资源中提炼的机油,有些杂质也在所难免。而全合成机油是全人工合成的,相当的纯净。不过近年来随着工艺的提升,矿物质机油杂质含量已经很少了,但在整体稳定性上,终究要低全合成机油一档。如果还是以「悟天克斯」为例,矿物质、半合成和全合成之间的关系大概是这样的:
其中,有个例外,就是壳牌公司利用其专利技术XHVI(加氢异构化生产超高黏度指数)使此系列机油达到了类似四类PAO型全合成机油的性能。所以,壳牌公司坚持认为此机油包装上注明「合成机油」(三类)才对。此后,其他公司为了区分壳牌的「合成机油」在四类和五类基础油的机油包装上打上了「全合成」、「100%合成」或「full synthetic」的字样。
壳牌(Shell)黄喜力矿物质机油 黄壳Helix HX5 10W-40 SN级 4L 汽车润滑油
去购买
严格意义上全合成机油指的是100%用四类基础油PAO(聚a-烯烃)或者五类基础油(人工合成的酯类)的产品。
此外,我要提醒购买五类基础油的车主,论润滑性能,酯类是最好的。但酯类基础油遇水不稳定,易腐蚀,对油封及涂料的相容性差,并且生产成本较高。所以,购买了五类基础油的朋友,在保存时一定要注意密封。
Mobil美孚1号 全合成机油 5W-30 SN级 4L
去购买
5W-40到底是什么?机油粘度怎么看?
机油产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整个行业未有健全的标准,急需一个能表述机油品质和作用的标准。于是从1911年开始,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并发布了SAE J300,今天我们能使用各种级别的润滑油来应对不同的车型、天气、地区,都始于这里。
最早的SAE标准是单级标准,只能描述机油在高温下的粘度情况,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此后出现了复合分级,也就是加入了关键的「W」(Winter),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5W-40」的形式。
在-35 ℃~40 ℃的环境中使用。此外,一般认为「W」前的数字越小,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W」后的数字越大,高温的粘稠性越好。
此处,注意两点:
1. SAE等级是一个普适性的认同,不代表该机油的全部粘度;
2.请根据购车时,随车赠送《车主手册》的推荐,选择对应SAE的粘度,购买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