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30Pro5G,60倍变焦,手机中的潜力股!
在手机有长焦镜头前,人们记录远处的物体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用专业的相机和长焦镜头,但这样需要扛上一套设备;一种是在手机镜头前一个造型奇特的长焦镜头,然后花 3 分钟时间去对焦、调光、点快门。
vivo X30pro 8+128 秘银 全网通
去购买
长焦镜头的出现,让手机也能快速记录远处的景物,把 3 分钟缩减为 3 秒。
曾有一位媒体同行告诉我,「手机可以没有超广角,但绝对不能没有长焦。」我知道原因是什么,因为他要拍发布会 PPT,不然每拍一张图,都要重复手指拉伸动作一次。
从过去的单摄放大裁切,再到随手可得的多摄切换和各种技术加持,手机的长焦拍照性能一直在不断升级中。vivo X30 Pro 是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采用「潜望式」长焦技术的手机,而且也是市面上少有能达到 60 倍变焦的手机。
延续 X 系列 DNA 的外观
作为一个一路从 vivo X21、X23、X27 走过来的「老 V」用户,我对 X30 这个玻璃机身的手感可以说再也熟悉不过。
两侧大幅度的弧面玻璃的设计,已经是 X 系列的设计基因。虽然 vivo 在包装盒里附带了一个清水套,但我并不想用硅胶来取代玻璃的手感和质感,因为弧边的玻璃机身对手掌的贴合本来就很好,加上保护套反而会影响机身本来的顺滑感。
当然,经常摔手机的还是戴上套吧,毕竟是玻璃机身嘛……
vivo 在 X30 Pro 的中框部分采用了平切加工来减少机身两边的臃肿感,除四角为圆角以外,中框的上下左右都是平面过渡,这样设计也有助于用户在单手条件下更轻松地握持手机操作。
另外,曜石配色的顶部为磨砂加工,这是区别于其余两种配色的独有设计。
和之前 X27 的升降式设计不同,vivo 在 X30 系列上回归了一体式设计,并采用了一块钻孔屏来保持正面的高屏占比。这块屏幕是由 vivo 和三星联合定制,官方称之为「超小孔 XDR 屏」,特点是开孔直径只有 2.98 毫米,是目前钻孔屏中的最小直径开孔。
▲ 中框边缘开孔是听筒开孔
旁边的 WiFi 图标恰好能当开孔的参照物,这里我们能看到它的尺寸和通知栏图标几乎一样大。
常规参数方面,这块屏幕为 6.44 英寸,屏占比 91.4%,分辨率 2400×1080,最高亮度 800 尼特。在屏幕部分中,我留意到 vivo 在为提升屏占比而花了不少功夫,除了像光距传感器被下置屏幕以外,听筒也被设置在中框边缘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X30 Pro 基本是做到「正面全是屏」的审美要求了。
vivo 一共为 X30 系列分别提供曜石、绯云、秘银三种配色,在我手上的这台曜石严格来说并不算是黑色,而是更浅一点的枪灰色,在玻璃光线反射下会有深浅渐变的感觉。但摸过绯云真机的我,其实更喜欢绯云和秘银这种鲜艳色系的机身,尤其是绯云,可以说是这次 X30 系列的主打色。
▲ 刘雯手上拿的是绯云配色 X30 Pro
相机全焦段覆盖,60 倍变焦拍日全食
虽然 X30 Pro 的背部看着像只有三枚镜头,但实际算上旁边矩形的潜望式镜头,X30 Pro 一共是有四个相机传感器。这四枚镜头分别有不同的分工,所对应的也有不同的相机焦段:
最上面一枚是 800 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16mm 等效焦距,提供 2.5 厘米的超级微距和 112 度超广角。
中间是 6400 万像素主摄,CMOS 型号是三星的 GW1,26mm 等效焦距。
底下是专门为人像拍摄设计的 3200 万像素镜头,50mm 的等效焦距,这枚 CMOS 其实是三星和 GM1 一起发布的 GD1。
最后负责长焦段的潜望式镜头提供 1300 万像素,等效焦距 135mm。潜望式设计的好处是在手机有限的垂直厚度和纵向空间内能容纳尺寸更大的 CMOS,这样能给相机带来更长的拍摄焦距,而不会造成严重的画质折损。不过由于潜望式结构对手机内部设计、工艺要求更高,因此使用潜望式结构的厂商屈指可数。
▲ 潜望式结构的 CMOS 是垂直放置的
严格来说,vivo 不是第一家用潜望式镜头的厂商,要往前数随口就能说出两家,但他们对 X30 Pro 的每个镜头都做了更细化的分工,这属于行业首次——16mm 焦段负责超广角和微距;26mm 的主摄为日常使用;50mm 焦段提供 2x 人像拍摄;135mm 为 5x 长焦。
最终,由这四枚镜头组成从广角到长焦(16-135mm)的全焦段覆盖组合。
举个例子,如果我站在西湖边上,我可以用超广角镜头将西湖景色尽收眼底,也能用长焦镜头记录远处的雷峰塔。女朋友(如果有的话)喊着要拍照,也可以用主摄和人像镜头拍摄。
▲ 60 倍变焦
在 5x 变焦之外,X30 Pro 还能达到 10 倍的混合变焦和 60 倍的数码变焦,这里有个细节是,vivo 在相机系统中加入了「超分」算法,在拍摄瞬间捕捉多张画面,最终通过多帧合成互补细节,得出最佳照片,进而提升在长焦下的画面品质和成片率。
而相比于主摄的超分合成,长焦段合成还需要考虑镜头抖动的影响,所以这里其实也是对相机硬件防抖性能考验。
以下是用 X30 Pro 拍摄的日全食和月亮,其中日全食样张辅助工具为三脚架+减光镜,月亮样张为手持+「超级月亮」模式:
▲ 使用 vivo X30 Pro 拍摄 2019 年日全食.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 超级月亮模式为 5x 变焦加纹理增强。但很可惜评测拍摄当天月亮不太明显。
潜望式镜头能提供 5x 的光学变焦,但当切换到「人像」模式的时候,系统就会切换到默认 2x 变焦的 50mm 人像镜头,换言之 X30 Pro 实际上是两枚光学变焦镜头的配置,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切换。
▲ 人像镜头拍摄样张(光圈 f/2)
曾经我和我的朋友 Jason 争辩 35mm 还是 55mm 的焦段拍物、拍人最好用,最终结论是 55mm 焦段虽然在拍照时要离目标远一点,但相比更广的 35mm 在畸变控制上要更省事一点,而且 50-55mm 焦段更符合人眼的焦距。
所以 vivo 将「没有特色才是最大特色」的 50mm 镜头用作人像拍摄也不是没道理,一方面照顾到景物和人像都有合适的取景焦距,另一方面也是让没有拍照经验的新手更容易控制画面,不用后期调整畸变。
在测试人像模式时,我也顺便测试了 X30 Pro 的「人眼追焦」功能,对焦速度和准确率都有着不错表现。
▲ 眼部对焦的动画其实也是能更换的
主摄 GW1 的出品我们在之前不少产品中也有看过,所以这里主要还是看 GW1 在 vivo 调校下的表现。总的来说,主摄在画面锐度和色彩上的表现都控制不错,尤其是在吃饭拍食物的时候,能比较轻松得到一张让朋友圈朋友馋嘴的照片。
▲ 使用 5 倍变焦后拍摄模型
而且,在我更新了正式版固件后,主摄在非专业夜景状态下的色彩和降噪表现也有明显提升,比如下面的广州塔夜景,就是一张明暗鲜明的高对比样张。
▲使用 逆光 HDR 拍摄
▲ 5 倍变焦下的黄昏
▲ 更新正式版固件后,夜间拍摄的色彩对比度和降噪能力要比测试版好许多
不过,超广角镜头的表现对拍摄场景的亮度有一定依赖,比如在光线充足的白天、室内能得出一张清晰度较高的成片。可是在光线较暗的场景中,画面就会出现轻微的涂抹感了。
Exynos 980,5G SoC 中的「潜力股」
vivo X30 Pro 搭载的是三星 Exynos 980 处理器,这也是目前首款使用 A77 架构的处理器,全架构是两枚 A77 大核+ 六枚 A55 小核,采用 8nm FinFET 工艺,最高主频 2.2GHz。
A77 对比之前 A76 比较明显的提升是在同频率下,单核性能提升了 20%,但功耗却没有因为性能而明显增多。也就是说,即使在高功率下使用大核时,CPU 功耗也不会因性能而对续航造成太大影响。
不过除了核心设计外,这枚 SoC 最关键的是集成双模 5G 基带。对比方案而言,集成设计相对省电、省空间,这两个也是对用户体验影响颇为明显的地方。
具体到参数上,Exynos 980 集成的这个 5G 基带在 Sbu-6GHz 频段下能达到 2.55Gpbs 的下行速度,在 4G-5G 频段双连接状态下,下行速度最高能达到 3.55Gbps。
总的来说,Exynos 980 虽然小众,但绝对是一款不可小觑的 SoC。如果游戏厂商能对这枚 SoC 做针对性优化,那么 Exynos 980 的能力其实也能跟骁龙 7 系列的 5G SoC 一比高下。
以下是我用 Exynos 980 和骁龙 765G 的测试跑分,需要备注是测试设备、固件均为首批第一版,并非量产优化后成绩,因此仅供参考:
在我手上的这台 X30 Pro 搭载的是 8GB 内存和 256GB 存储空间,其中内存是 LPDDR4X,存储芯片是 UFS2.1,都是目前该档位手机的标准配置,没有能挑刺的地方。
▲ Exynos 980 应付主流网游还是没问题的,发热也不会太严重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续航和充电,参数上 X30 Pro 搭载的是 4350mAh 电池,在开启 5G 的条件下能做到 5 小时的亮屏。
基于 FlashCharge2.0 的 33W 闪充能提供一个非常高的充电效率,从 0%-100% 充电需要 63 分钟(数据仅供参考),但由于是私有协议,因此只能用 vivo 自家的高功率充电器才能激活闪充。
除了硬件,算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款手机里,我们看到诸如 5G、超分算法这些曾经在今年的 NEX 3 里出现的功能,也看到了像超小孔径钻孔屏、60 倍变焦、50mm 人像拍摄这些 vivo X 系列一贯主打的拍照特性。诚然,经过接近两周的使用后,我发现手机拍照除了堆砌硬件以外,软件后期优化的算法其实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机拥有一套好的配置固然是提供了一个好基础,即便是对传感器完全不了解的人,也能在参数上取得大数字所带来的愉悦。然而除了堆砌硬件以外,现代手机相机的出品也有赖于软件对硬件的优化、算法对出品的调校,最终才会得到一张让用户赏心悦目的照片。
所以我们也能看到,在同一套相机配置下,不同的厂商都有着不同的相机体验和出品风格。
因此,软件算法在现在的手机当中已经逐渐变得重要,考验厂商的不单是能否从供应商拿到最好的传感器零件,而且还要考验厂商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将相机技术吃透和优化,将新零件发挥出最大作用。
▲ 图库中的「AI 抠图」功能可对照片进行调整
vivo X30 Pro 有着 vivo 目前最高配置的相机组合,但从体验上看,这台手机能够圈点的地方其实不止是像潜望式镜头、人像镜头这些硬件,还有诸如多帧合成、AI 细节优化这些 vivo 自己的拍照算法。这些算法你可能不会感知到他们的存在,但在像「60 倍拍月亮」、「逆光拍风景」、「人像拍摄」这些场景,其实除了相机本身较高的硬件素质,后期算法的细节优化、清晰度调整都对最终成片有着颇大影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