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son 360 Eye吸尘器机器人,吸到你怀疑人生?
说到戴森,手持吸尘器是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在之前的横向对比测试当中,戴森V8以非常大的优势排在前列。而这次Dyson 360 Eye吸尘器机器人正式进入中国市场,相比其他品牌的产品,360 Eye无论是外形还是整体的设计都有比较大的差别,其真实实力到底如何?
Dyson 360 Eye整体外观设计依旧延续戴森的家族特点,非常前卫,配色同样是用紫色和蓝色点缀,尘盒以及滚刷附近都有透明设计,可以看到滚刷和滚刷驱动带。
尘盒设计是一贯的“外星风格”,顶部正中心为360度全景摄像头,用于识别清扫场景。后方的圆形按键可以控制吸尘机器人的开关、清扫和终止清扫,当然了也可以使用APP进行管理操作,最后方为出风口滤网。
Dyson 360 Eye底部同样使用了不少透明材质,而可见的组件主要包含坦克履带、充电触电、辅助轮、机身等宽滚刷以及转向辅助轮。底部多个辅助轮外加坦克履带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增加Dyson 360 Eye的通过性。
灰尘清理能力测试中,我们使用面粉模拟灰尘,碎纸屑模拟大块碎屑。
戴森将Dyson 360 Eye称之为吸尘机器人,这点同其他品牌有所区别,而在我们的实际测试中,Dyson 360 Eye对于面粉的碎纸屑组成的混合测试物单次清洁效率颇高,通过上方的测试动图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机器清理过的地方,与未清扫的区域有明显差异。戴森的高转速数码马达,作为全球尺寸最小且运转速度最快的数码马达之一,也清洁效率表现抢眼的原因。
Dyson 360 Eye并没有设计边刷,而是采用了机身等宽刷条设计,并且滚刷后方配有橡胶密封条,增加清洁效率。等宽刷条在我们的测试中,只要是机身走过的路径,无论是面粉还是纸屑都已清扫干净,清扫宽度同机身基本一致,而在回型清扫路线当中,默认会有部分路径重叠,防止清扫时发生遗漏。
Dyson 360 Eye的路径规划形式为回字型,当机器离开底座后,会直接移动到靠近中心的位置,同时已经对房间进行扫描,之后开始按回型路径开始清扫。而当清扫路径上有障碍物时,可以正确识别,绕过障碍物完成清扫,并不会像其他扫地机器人那样撞到物体后才改变方向,所有的动作都已经由视觉系统规划好了。
另外Dyson 360 Eye利用全景摄像头对场景进行识别,就像人眼一样,将“看”到的景象转化为自身可以理解的画面,从而准确的进行路径规划和臂章。Dyson 360 Eye的回型路径规划非常稳定,只是因为Dyson 360 Eye在延边清扫时会与墙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是为了防止机器磕碰,因此边角测试当中会看到有些许的遗漏。
Dyson 360 Eye跟其他品牌的驱动轮设计也有所区别,Dyson 360 Eye采用的是坦克履带设计,由于履带可以上下浮动,在有障碍物时可以增加附着力,以此来增加通过性。在测试中,从一块宽4厘米高1.3厘米的木条上通过完全没问题。
Dyson 360 Eye除了可以使用机身上的按键进行控制外,也可以使用戴森官方APP Dyson Link进行管理。Dyson Link可以控制自家的电风扇以及吸尘器机器人,初次使用时需要根据APP提示连接Dyson 360 Eye,初次设置的步骤对于年轻人来说比较简单。在APP当中,可以控制360 Eye清扫及暂停,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其进行设置。比如定时清扫,可以具体到每天、几点、是否重复等。而吸力方面也可以自行选择,如果急需清扫,且人在屋内不希望太吵,可以在安静模式和强力磨时间自行切换。在每次清扫完房间后,APP当中会显示总结,可以看到清扫情况、路线以及具体的清扫时间,方便用户了解自家的清扫情况。总的来说,Dyson Link并没有其他太过多余的选项,上手容易,界面简洁,只要第一次设置好以后,家人上手都比较轻松。
Dyson 360 Eye特殊的风道设计、特有的机身等宽刷条以及强劲的马达,都是其单次清扫效率比较惊人的重要因素,而总体体验下来在边缘清扫时表现不够完美。特有的坦克履带设计让其越障能力更强,同时可以有效的清扫地毯,而在我们之前测试的扫地机器人当中,可以正常清扫中短毛地毯的机型占在少数,这也是Dyson 360 Eye的竞争优势之一。
发表评论